image
20220116文/袁顥庭

元太董事長李政昊 砸錢研發不手軟

image
 ●元太董事長李政昊。 圖/本報資料照片

 元太2021年營運表現攀高峰,股價也水漲船高,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反映出市場對於元太2022年營運表現看好。元太董事長李政昊在公司喜迎30週年慶之際,已經開始著手規劃下個30年的永續經營之路,除了加速綠色轉型之路外,還期許元太成為顯示器產業的「ARM」,攜手生態圈夥伴拓展電子紙應用市場。

元太成立於1992年,是台灣第一家面板廠,其後策略性退出面板產業的大世代廠投資競賽,走上轉型之路,挑選了高通的Mirasol和電子紙顯示器兩個利基型顯示技術投資。在2009年併購了E Ink之後,決定聚焦在電子紙顯示器,並且淡出TFT LCD面板技術的生產,只有收取FFS廣視角技術的權利金。

 李政昊在2006年進入元太工作,在元太歷練完整,還外派到模組廠川奇光電、韓國Hydis等子公司任職。李政昊在2010年擔任揚州廠川奇光電董事長,從不懂模組製程,到後來對於每個細節如數家珍,還親自督軍導入工廠自動化。

 2012年時李政昊又接任韓國Hydis董事長,Hydis當時每天都要燒掉好幾千萬,手上的錢只夠發3個月的薪水,每天課題就是想著如何讓公司活下來。後來決定要關廠,又面對韓國工會強勢抗議,員工看著元太收權利金,不斷要求資遣費加碼,甚至跨海來台抗議,這讓他也深深體驗到跨國管理的挑戰。

 現在的元太是標準的跨國企業,研發在美國、製造在中國,台灣兼而有之,李政昊認為,管理公司,管人是很重要的一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管理上固然要有一定的標準,但因應國情和文化,也要保持相當的彈性。舉例來說,在美國,一個月的薪資要分兩次發放,因為美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如果月初一次就發完,可能到了月底就沒有錢用了。

 元太從LCD面板製造商,轉型到LCD面板廣視角技術授權,後來專注在電子紙顯示器模組,到現在經營電子紙生態圈,元太供應材料、也做模組,更強調和許多夥伴一起把市場鞏大的經營模式。李政昊強調,元太要成為顯示器產業的「ARM」,而不是蘋果,希望能和更多的夥伴合作,擴大電子紙的生態圈。

 李政昊認為,所謂的競爭力,應該是「人家願意買我們的產品,是因為我們愈來愈好」。他笑說,元太砸錢研發不手軟,去年研發費用比重高達18%,聽到這個數字心裡會一驚,但是公司的企業文化就是鼓勵創新,失敗沒關係、要願意一直嘗試,所以能夠在電子紙彩色化、柔性化、省電等各項構面上仍不斷精進,每一代新技術都能讓客戶有驚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