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114趙文衡■明日智庫執行長

2022年輸入型通膨有望緩解

image
 ●通膨的威脅正襲擊全球。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數個主要國家物價指數年增率均創歷史新高,通膨的威脅正襲擊全球。此次通膨雖由供應端缺料與經濟復甦所導致,但真正使全球一致受到通膨威脅的主要是由能源、大宗物資與運輸瓶頸所造成的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亦即所謂輸入型通膨。儘管每個國家輸入型通膨的程度不一,但均無可避免的受到衝擊。全球輸入型通膨是否緩解,攸關2022年各國經濟發展前景。

 根據明日智庫發布的「全球輸入型通膨指數」(Global imported inflation index, GIII),全球輸入型通膨在2021年10月達到高峰,近兩個月已有回跌的趨勢。GIII主要以能源價格、非能源大宗物資價格、及貨櫃輪價格等三項深切影響全球輸入型通膨的物價指數為成分內容。由於輸入型通膨是目前通膨的主要來源,GIII指數可做為對後續通膨的預期。

 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GIII指數連3個月走跌,但2020年5月開始翻揚,至2020年11月回到疫情前的水準。隨後一路上漲,一直到2021年10月達到最高峰。若由2020年4月的低點算起,漲幅高達200%。然而,自2021年11月起,GIII已連續兩個月下滑,幅度達6.5%。

 GIII的漲跌領先於PPI及CPI,後兩者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反映GIII的變動,尤其是CPI反映的時間會更長,一般約滯後2~3個月,因此可將GIII視為各國PPI及CPI的先行指標。其反映程度視每個國家的產業結構與消費偏好而有所不同。由於GIII所涵蓋的品項多數均為民生必需品,一般而言,GIII的大幅變動均會對各國物價產生影響。

 在年增率部分,2021年GIII指數年平均較2020年上漲87.2%,幅度較各國CPI及PPI漲幅均高出許多,主要是GIII僅影響各國部分物價。2021年,GIII年增率大致呈現逐月上漲的態勢,至10月達到最高峰的119%。若以其影響CPI將滯後2~3個月來看,GIII對各國CPI的推升將在2021年12月或2022年1月達到高峰。

 以分項來看,石油、煤炭、天然氣價格由2020至2021年期間均大幅上漲,最大上漲幅度分別為290%、348%與591%,其中天然氣價格在12月繼續創高。非能源大宗物資在三者中成長幅度較為溫和,由前年低點至去年高點成長幅度為53.7%。其中以化學肥料漲幅最大,基本金屬次之,農產品漲幅較為溫和,約為40%左右。

 貨櫃船運價格在期間漲幅驚人,自2020年3月低點至2021年9月高點,成長674%。儘管如此,船運價格仍僅占整體物價成本的一小部分,對物價影響不若能源與其他大宗商品。基本上,貨櫃船運價在去年9月見到頂部,而後連續三個月下滑,但仍處於歷史的高點。

 展望今年,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受持續強勁的需求和產量逐漸增加的影響,能源價格在2022年將持續上漲超過2%。預計今年石油需求將持續復甦,同時,石油供給也會增加,主要是供應中斷將獲得解決、美國頁岩油增產、及OPEC+解除剩餘的減產。天然氣和煤炭在創下歷史新高之後,隨著需求增長放緩(尤其是亞洲以外地區)、供應限制緩解、以及美國頁岩氣的生產和出口增加,價格預計將在2022年下跌。然而,天然氣價格短期仍可能受到寒冬的影響而上漲。

 根據世界銀行預估,隨著供應限制的緩解,預計2022年非能源大宗物資價格將有所下降,農產品和金屬價格都將下跌。金屬價格預計在2022年下跌5%。隨著供應條件的改善,農產品價格預計將在2022年小幅下滑,但仍有一些風險。上行風險包括高投入價格,尤其是化肥,以及更多的糧食商品轉向有助於脫碳的生質燃料生產。

 貨櫃運價到底何時緩減,各界說法不一。IHS預估2022年運價將下跌30~40%,聯合國的報告則顯示,除非解決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問題,否則高貨櫃價格會一直持續到2023年。而世界銀行則預測,供應鏈瓶頸預計要到2022年底才能完全解決。

 我們根據世界銀行對大宗物資價格的預測,再對較難預測的貨櫃運輸價格設定區間,預估今年平均GIII指數較去年變動的幅度為正負2.8%。由於今年基期逐漸墊高,年增率也可能呈逐月減少的趨勢。由此顯示,今年輸入型通膨將會減緩,但仍受極端氣候、疫情、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