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112簡錦漢■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振興三倍券」裡的經濟學

image
 ●台灣的「振興三倍券」政策特色是它的自付設計,這項獨特的設計沒有其他國家在振興政策裏採行過。圖/本報資料照片

因應COVID-19對經濟的衝擊,各國政府實施了大規模的振興及紓困政策。政府於2020年也實施了一連串的振興經濟與紓困措施,其中一項是「振興三倍券」的發放,以促進消費,振興經濟活動。民眾每人自付1千元,取得面值3千元的「振興三倍券」。振興款的發放,很多國家都實施過。但有期限的振興券則比較不多見,而台灣的「振興三倍券」政策更獨特的方面是它的自付設計,這項獨特的設計沒有其他國家在振興政策裏採行過。我們就來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看「振興三倍券」政策。

 以往,學者們都喜歡利用振興政策來研究經濟行為,因為這些經濟政策可以被視為「自然實驗」(2020諾貝爾獎得主的主要貢獻是對「自然實驗」的研究):民眾平白的獲得一筆小小的意外之財。振興政策最常被用在研究消費行為裏的「邊際消費傾向」:民眾獲得額外1塊錢,會花掉幾塊?(以下簡稱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的研究是經濟學裏一個重要,而且非常基礎的學術問題。對MPC性質及數值的瞭解,不僅幫助我們瞭解及預測人們的經濟行為,更讓我們瞭解景氣循環的規律及各種政府政策的效果(例如稅制、公共支出、低收入戶補貼等等),更能幫助我們進行經濟預測。

 「生命周期/恆常所得假說」(分別由諾貝爾得主Milton Friedman及Franco Modigliani提出)預測,人們不會因為所得的微少變動而改變消費(MPC=0)。人們的消費水準只會因應恆常所得而改變:永久性的所得改變或巨大的財富變動。

 亦即,人們不會對政府振興給付增加消費。但根據美國2001及2008年的退稅計畫的研究結果顯示,民眾花掉大約33.6%的退稅在消費上(MPC=0.336); 2009年台灣消費券的研究結果則顯示民眾大約會把24.3% (MPC=0.243)的消費券用在本來沒有計畫購買的物品上(花在本來就計畫購買的物品上等同存起來)。

 我們針對「振興三倍券」的使用行為做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民眾把3千元三倍券裏的38.1%或2千元(扣除自付的1千元)裏的57.1%,用在本來沒有計畫購買的物品上;亦即,MPC=0.571,因為每人額外所得是2千元。以「每一塊錢的政府預算所造成的效果」這個角度來看,三倍券的振興效果是非常大的。

 造成消費行為偏離「生命周期/恆常所得假說」的原因眾說紛紜,經濟學界到目前還沒有定論,因為很多的猜測都不能用嚴謹的實證方法驗證。台灣的三倍券的自付設計也許可以幫助我們瞭解MPC偏離「生命周期/恆常所得假說」的原因,並讓我們瞭解自付設計的政策效果。台灣的三倍券的自付設計,是一項非常獨特、沒有其他國家在振興政策裏採行過的設計。我們的猜測是,「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由諾貝爾講得主Richard H. Thaler 提出)的思考模式是關鍵。

 根據「心理賬戶」的理論,人們的決策方式是把不同來源的所得,歸到不同的心理帳戶:比較固定的所得(如薪資等)或大筆的一次性所得歸到「財富帳戶」,消費行為會依循「生命周期/恆常所得假說」的預測,不會因小額的變動而改變消費水準;非固定的或小額的一次性所得,則會被歸類到「當前收入帳戶」,人們會傾向把他花掉。政府發放的振興款會被歸類為「當前收入帳戶」。三倍券發放的做法,會把民眾口袋裡的1千元合併到政府發給的2千元,轉變為3千元的「振興三倍券」,亦即把本來在「財富帳戶」的1千元,撥到了「當前收入帳戶」。

 我們也在問卷調查裏詢問民眾,假設未來再發放一次振興券,但自付額改變成不同的金額時,他們準備花在本來沒有計畫購買的物品上的金額。我們發現,民眾會花在本來沒有計畫購買的物品上的比例(即MPC),會隨著自付額的比例而提高。這些結果顯示,三倍券的自付設計,提升了它的振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