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110黃欣/綜合報導

互聯網巨頭 買庫藏股不罷手

騰訊、小米開年先後實施;興業證券:大回購代表階段性底部,港股上漲行情可期

image
 ●受官方加碼監管影響,騰訊自2021年2月以來股價一路下跌、較最高點幾近腰斬。圖/美聯社
近期互聯網平台實施庫藏股概況

 大陸互聯網巨頭自2021年在官方反壟斷政策衝擊下,股價一路下挫。2022年新年伊始,包括騰訊、小米等互聯網企業先後實施庫藏股,一方面是護航股價,更向外界展現對前景的信心。

 證券時報報導,受官方加碼監管影響,騰訊自2021年2月以來股價一路下跌、較最高點幾近腰斬。Wind數據顯示,2021年騰訊共計實施庫藏股27次,主要集中於2021年8月~9月,騰訊合計回購558.18萬股,耗資25.99億港元。2022年以來,騰訊繼續買入自家股票,1月5日~7日共計回購140萬股,耗資6.1億港元。

 另一家積極回購的則是小米。小米自2021年3月股價開始下探以來,多次實施庫藏股以救股價。據統計,2021全年小米共計回購56次、合計3.42億股,耗資83.89億港元。2022年以來,小米在1月3日~6日亦再度啟動庫藏股,共計斥資1.36億港元。

 除了上述兩家企業,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面對股價大跌,也先後實施回購。京東在2021年12月29日公告,董事會已批准將股份回購額度由20億美元增至30億美元,並延長至2024年3月17日。阿里巴巴也曾在2021年8月3日實施了史上最大規模庫藏股,阿里巴巴董事會已授權將回購計畫總額從100億美元提升至150億美元,有效期到2022年底。

 針對多家互聯網巨頭先後回購自家股票,興業證券分析,2021年第二季開始,港股的庫藏股活動明顯升溫,下半年隨著港股大幅下跌更進入高潮,不到半年的回購規模已逾200億港元,金額創歷史新高。從歷史數據來看,恒生指數價格與公司庫藏股數量呈現負相關走勢,大規模的回購往往代表階段性底部,強調港股後續將有一波上漲行情。

 廣發證券認為,考慮到網路科技企業的估值在2021年巨幅調降後已來到歷史低位,後續具備較大的修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