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229林昱均/台北報導

預報關機制上路 消費者當心

 財政部關務署指出,自2021年12月28日起,我國正式實施預委任報關機制,即為預報關,其中兩種進口人包括涉及冒名報關或未回覆海關問卷等,若消費者未事先確認,其貨物恐將卡關無法入境。

 關務署副署長陳依財表示,海關將分三階段推動預報關機制,第一階段12月28日起,我國海關限制兩種進口人需採預報關,否則包裹無法放行。進口人類型包括曾被民眾檢舉有冒名報關紀錄或涉嫌冒用人頭進口,還有頻繁進口且未回覆海關問卷等,約涵蓋2,300人。

 第二階段為2022年3月1日起海關將開放消費者自選預報關,也就是消費者可自行選用預報關制度,避免個資遭冒用。第三階段為2022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施行預報關機制,所有消費者都必須事先預報關。

 目前國人進口海外包裹,包裹價值2千元以下免稅,逾2千元須課徵關稅、貨物稅及營業稅,且每人半年內若進口六次以上免稅包裹,則第七次起將無法適用2千元免稅。

 過去不肖報關業者常將超過2千元的「應稅貨物」分拆成數個「免稅貨物」或低報價格,形成高價低報與化整為零亂象。為杜絕進口人冒名報關情況,我國自2020年5月施行「EZ WAY易利委」App實名認證機制,完成實名認證或補足委任書者,其貨物才能從海關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