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218李書良

156日驚魂記 滴滴黯然退市

中國最大網約車業者滴滴出行,最終不敵中美監管選擇自美股退市,黯然結束156天的驚魂之旅,成為史上最短命的中概股。隨著滴滴啟動返港上市,後續極可能掀起陸金所、富途、騰訊音樂等中概股回流潮,進而重塑港股生態。

滴滴退市也被市場視為,是中美金融加速脫鉤的象徵性事件,未來中概股或將成為歷史名詞。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12月2日頒布新規,要求國外上市公司提交審計底稿,滴滴3日隨即宣布,即日起啟動紐交所下市、港股上市程序。先前備受各路人馬追捧的滴滴,卻在中美較勁下平白成為磨心,其不顧中國政府警告仍執意赴美上市,更碰觸到高層逆鱗,不僅自己被窮追猛打,更牽拖同業一起被捲入史無前例的整治風暴。

 滴滴6月30日赴美上市前夕,獲得市場10倍超額認購,估值上看千億美元,成為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後,規模最大的中企赴美IPO案。但此前數度傳出中國官方奉勸滴滴暫緩上市,或改道香港的傳聞。上市當天,滴滴沒有敲鐘、無記者會,過程低調到令人感覺詭異,市場甚至以「偷偷摸摸」、「悄悄上市」來形容。

果然,7月1日中共百年黨慶剛過,網信辦2日立刻對滴滴實施網路審查,暫停其新用戶註冊,再將滴滴數十個APP下架,等於阻斷滴滴業務。7月16日網信辦、市監總局等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審查。9月5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組成檢查組進駐滴滴。一連串雷霆手段震撼各界。

這場風暴最終橫掃中國網科業界,包括金融、教育、音樂、遊戲、餐飲、交通等領域均難逃劫數,業者股價暴跌,更從天之驕子淪為過街老鼠。滴滴宣布將自美股下市後股價連挫,已較6月底發行價大跌逾57%,上市以來蒸發約600億美元;2021年那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也暴跌逾4成,為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後的最差表現。

針對滴滴乃至在美中概股的後續動態,首先,中企長達30年在美股苦心經營的版圖恐付諸流水,尤其在美方強力要求中企須交出審計底稿,以及中方嚴防數據外流下,未來中企赴美只怕是關山難越,將被迫回到港股與中國科創板、創業板上市。若中美對峙情勢不改,在美方所給的3年時間內,在美中概股恐逐步退出,最終成歷史名詞。

另一方面,與先前阿里巴巴、京東、網易返港不同,滴滴是迫於中美政治壓力落難轉進,並非凱旋歸來,加上遭整治期間其中國事業遭到同業趁機吞食,市場評估必然不能與赴美上市時相比。

偏偏今年港股網科股也因官方整治淪為重災區,指標股阿里巴巴更接連跌破底,套牢大批在150港元以下進場「抄底」的投資者。如今港股又要迎來滴滴回歸(還有後面約230家的中概股),這些中企恐除了難再享有高估值,市場一時也難以容納許多中企回歸,巨大賣壓將讓港股更難發揮。但若假以時日,部分具實力的中資股獲得喘息後,可望讓港股生態更為豐富多元。

滴滴退市也明確告訴全球投資人,中美金融脫鉤已是進行式。兩強角力下,美方除了沿襲川普時期對中國科技技術的圍堵封鎖外,還要從資本領域阻截中企利用美國市場吸金後壯大自己。而對中國政府來說,防止境內敏感數據因企業海外上市外流,同時將具有「領頭羊」角色的科企留在境內,更符合大國競爭下的國家利益取向,相較之下,中企赴美上市圈錢的利益只是次要的。

回顧滴滴赴美的乍興乍落,加上去年底螞蟻金服「A+H」上市告吹,兩大中企上市案均因非市場因素折翼,即使之後能另起爐灶上市,但元氣大傷下,短期要恢復雄風並非易事。尤其未來還能吸引多少膽氣夠粗的投資者,也是一大問題。這證實了在中國經商,最大也最難測的風險永遠來自政治,即使企業能一時遁出海外,最終仍得乖乖的「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