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供應鏈短缺加上經濟走強,使得美國線上商品價格以前所未見的速度上漲。根據Adobe公布,11月網購產品物價較去年同期躍升3.5%,寫下2014年這家數位公司開始追蹤此數據以來最高增幅,且為連續18個月網路物價走揚。
Adobe提到,目前網購已占整體消費者支出的四分之一,「這使數位經濟儼然是整體經濟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不過與10月相比,11月網路商品物價月減2%,主要歸因於商家在假期購物季大打折扣。
Adobe提到,11月整體線上消費達1.14億美元,年增13.6%,產品短缺仍是一大問題,光是11月消費者就收到30億次缺貨訊息。
Adobe發布的數位物價指數(Digital Price Index)追蹤美國在網路銷售的逾1億項商品,採用類似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模型。
該公司成長行銷與研究副總裁布朗(Patrick Brown)表示,「供應鏈持續吃緊以及消費者需求穩健,支撐電商通膨創新高,其中服裝業的線上缺貨訊息高於其他產業。不過,相較於非線上商品價格飆升,在網路購買玩具、電腦、運動類商品仍是比較便宜。」
在產品別來看,11月服裝商品的網路價格漲幅最高,比去年同期飆升17.3%,連續九個月上漲超過9%。
其他漲幅顯著的還有花卉與相關禮物,11月網路價格躍升15.5%,工具與家庭修繕商品價格年增6.93%,運動商品價漲6.75%,醫療設備與供應價格勁升5.7%,雜貨商品與家電在11月通膨各達3.89%、3.96%。在Adobe分類的18個產品項目中,僅7個項目11月價格較去年同期下滑,分別是電子產品、個人照護商品、辦公室用品、珠寶、書籍、玩具、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