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203蔡惠芳∕台北報導

預售屋實價變時價 買方怯步

疫情降級後房市價量齊揚,有些預售屋罕見出現「時價」銷售,密集調漲售價,甚至漲到連代銷公司都不敢接;不過,房價驚驚漲之際,買方被嚇到怯步,來客、成交量已開始下滑。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日公布11月分數,續增至43.6分,連續五個月走升,對應燈號連續三個月出現代表「復甦安全」的綠燈。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11月預售屋市場仍算穩定,但市況並未更熱絡,原因可能與房價跳漲太快,讓買方怯步有關;接下來,買、賣雙方可能會暫時進入磨合期,房價續漲、市況不至於大幅下墜,但恐怕也難大幅成長,直到買方接受新價位且願意追價為止。

何世昌分析說,雖然預售市場釋出大量,但因線上建案銷售情況普遍不錯,封盤或完銷建案增多,線上待售的住宅建案數量持續下降,11月已低於1,150個。值得觀察的是,11月指標案平均來客數,每周約38.8組,較上月減少0.1組,中止連四個月正成長。平均成交組數約3.9組,也比上月減少0.1組。

何世昌指出,以往預售屋未全面實施實價登錄時,建案大多在開賣後買氣熱絡才分階段調漲;但實價登錄2.0上路後,建商把實價當成「時價」,隨時調漲,甚至有些建商祭出前所未見的「新三漲」策略,即委託代銷銷售後漲價、潛銷時反映好再漲價、公開後賣得動又漲價。這種「新三漲」策略,徒增銷售風險,已經出現漲價漲到連代銷都不敢接的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