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125洪奇昌■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積極發展離岸風電 因應能源燃眉之急

image
 ●有鑑於太陽光電或陸域風電土地越來越難取得,其他綠電則處於實驗規模,未來綠電潛力來源應為離岸風電。圖/本報資料照片

2017年美中貿易戰帶動國際產業供應鏈洗牌,台灣因之得益,預計2021年GDP成長近6%實為久違的經濟榮景。然而產業發展離不開能源供應是不爭的事實,台商回流、國際轉單、外商加碼投資,加上半導體代工大廠如台積電擴產勢必增加用電需求。面對非核、減碳等國內外政策趨勢,電從哪裡來?台灣替代能源設置進度能否跟上用電需求增長必是攸關台灣產業發展與民生的國家戰略議題。

 從需求面觀之,經濟部《108~109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指出,2020年台灣用電量為2711億度,較2019年用電量2656億度增加55億度,增幅2.1%。經濟部預估2021至2027年台灣用電需求年增率為2.5%。推算2025年台灣年用電量將達到3067億度,比2020年多了355億度。

 與此同時,2025非核家園正式上路後將減少核能發電約314億度。另外,政府亦規劃降低高碳排的燃煤發電佔比,從2020年的1260億度(佔總發電量的45%)降至2025年的27%(約828億度),較2020年減少432億度。換言之,未來五年新增的用電需求加上減少的發電供給,有約1,100億度的缺口需要靠燃氣發電以及再生能源補上。

 從產業角度觀之,減碳最大的好處自然是國人健康和環境保護;另方面我們也必須高度重視近年興起的國際碳關稅議題。國際尤其是歐盟碳關稅上路將會升起一道綠色貿易壁壘,企業生產過程排碳越高被課的稅就越高,如果台灣企業無法落實減排等綠色生產要求,那麼產業競爭力必然受到衝擊。

 為此,政府有責任加速發展綠電(尤其是離岸風電),並就政策目標、供應鏈、人才鏈、資金鏈等四大議題做出更大刀闊斧的布局,以期滿足企業環境、社會與治理責任(ESG),擴大台灣產業競爭力,吸引國際加碼投資台灣。

 第一、從政策目標觀之,由於碳關稅議題不只涉及用電大戶,而是攸關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碳足跡。未來眾多台灣中小企業若仍買不到綠電或碳權,恐將面臨被排除於供應鏈外的風險,甚至國際大廠想要投資台灣也因為綠電供應不足而卻步。

 有鑑於太陽光電或陸域風電土地越來越難取得,其他綠電則處於實驗規模,未來綠電潛力來源應為離岸風電。然而,10月6日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在立院答詢時坦言,截至2021年8月我國綠電占比僅5.5%,離年度目標12%有較大落差。此外,政府規劃2025年風電裝置容量僅為 6.9GW,預計年發電量為241億度,相較太陽光電2025設置目標20GW或有加碼空間。

 第二、從供應鏈角度觀之,台灣海域擁有條件極佳的風場可供開發,更有機會建立國產風電供應鏈。但風電裝置量未達標的因素除了疫情停工外,部分也與配合風電供應鏈國產化政策有關。由於國內企業產製能力尚待跟進,難免一定程度遲滯了離岸風電裝置進度,政府宜務實考量2025能源結構和2050碳中和兩大上位目標與國產化政策之間應如何取得平衡。

 第三、就人力資源角度觀之,落實國產化與加速風電裝置皆涉及技術移轉和本土人才培育進度。當前因疫情使然國外技術人員入境困難,遠距教學恐怕也不足以精準傳習。經濟部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或可更積極地協調境外技術人員來台的檢疫管制措施,以期加速本土技術傳承與風電設備建置。此外,國人對於風電相關職缺的「含金量」認識有限,甚至有「黑手」偏見以至於人才甄補還有努力空間。教育部或可協助企業向技職院校乃至於普通大學擴大招募培訓人才。

 第四、從資金角度觀之,風電產業資本規模遠高於太陽光電,國內企業籌獲資金時往往囿於綠色金融人才稀缺因素,本應負優先響應國家政策的公股銀行對於承攬風電企業融貸的積極度反而不若民營銀行積極。此涉及行政院、國發會、金管會和經濟部的跨部會溝通。期待公股銀行能在風電產業發展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民生與產業不能一日無電。當前台灣能源供應為了環保與國人健康台灣降低化石燃料碳排已是必須,而核能發電的前提則是核安與核廢料的最終處理。政府為落實「2025非核家園」之重諾,綠電必是台灣能源的未來,離岸風電更是擴大綠電占比最重要的潛力來源。然而誠如前文所述,離岸風電等綠色能源還有眾多實務難題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克服,期待政府相關部門加速整合資源,提出解決方案以因應可能到來的能源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