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26)圓滿落幕,會中敲定「格拉斯哥氣候協定」,針對多個領域達成共識,可說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一大進展。
投信法人指出,氣候變遷這個全球性的議題是危機也是轉機,全球主要企業紛紛訂下零碳排的目標,「碳中和」不再只是口號,而是真的得落實到企業營運,因此,也帶來相關投資商機。
合庫環境及社會責任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環境主題投資在去年第二季以來受到投資人大幅青睞,根據Morningstar資料顯示,包括環境、低碳、再生能源等都受到投資資金青睞,且投資金額有持續上升的跡象,顯示全球投資人已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也願意把資金投入。
合庫投信強調,環境主題的前景展望相當樂觀,預期相關產業營收正常化和獲利增長與新冠疫情前一致甚至更好。在政策方面,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會議將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雙重危機的催化劑,在長線需求持續增溫的情況下,投資機會不容小覷。
聯邦低碳目標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周鉦凱表示,綠色債券是投資於各類環境項目的籌資工具,能向投資者提供固定收益,目前主要由政府、金融機構及發債商提供投資者認購,所籌集的資金僅限於用來推展綠色項目及環保產業,例如建造綠色建築、可再生能源設備、綠色運輸等,從而解決環境問題,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周鉦凱強調,綠色債券與市場上一般普通債券相比,綠色債券能讓投資者參與可持續發展也具有環境效益的投資,並且讓環保與投資並行。
鋒裕匯理投信總經理黃日康表示,市場投資人正尋找能兼顧收益與能為環境帶來正面效益的產品,而綠債正符合這兩項利多特質。
施羅德亞太永續策略主管Mervyn Tang分析,全球必須在20~30年內扭轉幾世紀以來的碳排放量,這將替產業和經濟帶來重大變革,綠色相關商機也會應運而生。
零碳排的動能加速,分析風險也就更加重要。對此,施羅德投資集團已經將氣候變化因子整合至投資分析當中,以一系列專有的投資工具評估氣候與ESG的風險,從中尋找因為避免碳排而衍生的綠色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