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121《工業技術與資訊》整理

淨零碳排 工研院士提解方

image
 ●2021年工研院士論壇為國內淨零排碳提出建言與解方。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院士針對淨零碳排重點摘錄

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於2026年生效,臺灣產業的前景何在?工研院於日前舉辦「十載精彩 制勝未來」院士論壇與院士會議,針對全球邁向2050淨零碳排議題提出建言。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許多人對「2050淨零碳排」的第一印象,就是增加營運成本,為企業帶來沉重負擔,其實只要逆向思考,伴隨淨零挑戰而來的,將是巨大商機。臺灣企業若能及早進行低碳轉型所需的關鍵作為,將有機會延續既有榮景,成為未來數十年的成長動力。

 國際能源署(IEA)也提出「2050淨零策略」,鼓勵企業在技術面分成兩階段落實。首先是在2021年到2030年間,企業可先「精進現有技術」,除了優化現有的再生能源、電氣設備等使用效能,也要改變人類對資源與能源的需求與行為,提高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的效率。到2030年至2050年的第二階段,企業可將主力放在「創新技術研發並發展國際合作」,此階段可從「技術面」和「非技術面」發展。在「技術面」,首先可發展已被視為未來潔淨能源的強勢選項「綠色氫能」。

 在再生能源方面,臺灣可增加太陽能、風力、潮汐能、地熱能、水力能等潔淨能源的使用量。電氣化方面則可善用電動車等低碳設備與系統,循序漸進完成「運輸電氣化」的目標。

 在改變需求與行為上,政府與產業有義務打破不斷購買新物品的線性經濟思維,發展「使用但不擁有」的共享平台。至於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可用創新科技改變製程與原物料的燃燒溫度,以減少碳排放比例。

 至於經貿、法規與國際接軌的「非技術面」,對內以政策、規範、獎勵為推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提升建築能源效率;對外可制定碳定價、碳權(碳排放額度),因應國際上以「碳」為標的貿易規則。

 在第十屆院士會議中,工研院院士們亦強調,淨零碳排議題已是全球熱議,對產業的壓力已經「全面抵達」。臺灣需擬定國家中長期明確的淨零路徑藍圖,不止有2050的目標,也需要設定各階段查核點,提供政府與企業依循。

 院士苗豐強表示,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是一大挑戰,未來關於碳稅、碳交易的實施等,都會增加很多成本,歐美已有針對2030年的碳高峰進行減碳,但目前台灣在2050長遠性的減碳路徑還沒規劃出來。政府需要盡早訂定2050達到淨零碳排的路徑。

 在短期策略上,政府與大企業需帶動上下游生態系先進行碳足跡盤查,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碳排數據資料庫,因應國際碳排盤查需求。中長期則需加速修訂溫管法,導入碳定價及碳交易制度以推動減碳;政府對相關基礎法規也要進行審視並做適當調整,以推動淨零排放與循環利用;同時要運用新技術在新生活形態下開拓未來新市場與新產業,例如生技代工產業(CDMO)可借鏡半導體產業經驗,使用更有生產效率的設備,因應淨零碳排趨勢。

 在協助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社會,工研院可以助產業一臂之力。工研院院士楊振通指出,歐盟企業都知道自己的碳排量,但台灣中小企業卻不是那麼清楚該如何計算,工研院可協助輔導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及碳足跡計算,讓中小企業可以配合國際供應鏈的需求。

 此外,院士認為全球2030減碳目標以既有技術擴大應用可應對,但要達成2050淨零的目標仍需考量很多未來新興科技,如氫能可由製氫相關技術、加氫站與氫能汽車等建立氫氣新生態圈。另外在台灣能源政策規劃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氣下,可考慮將氣汽化冷能多加利用並可二次儲存發電,以穩定能源的供給。

 院士吳錦城表示,現在很多新創聚焦在「收碳」,但「減碳」和「收碳」都很重要,工研院有跨平台技術整合的能力,若可把「減碳」、「收碳」和循環經濟進一步做結合,將協助企業和政府成為國內創新應用技術對接國際市場的出海口。

 身體力行也是減碳的方法之一。院士們呼籲,很重要的是要推動全民減碳與綠能教育,以跨世代教育民眾對減碳意義與成本的認知,並藉科技協助將碳排可視化,改變生活形態,以減少抗力;企業也要加強內部文化教育,並可提前部署人員的工作轉型。

 面對2050年國際間要求達到二氧化碳淨零碳排的目標,工研院已於今年初已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將運用跨領域整合產業的創新研究和科技研發,從供給、需求、製造、環境、經貿法規五大構面,協助產業與企業進行淨零碳排。(《工業技術與資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