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112

別讓環境表現斷送了台灣的經濟競爭力

 德國看守協會公布了2021年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排名,台灣名次位列全球後段。特別是今年各國綠色新政當道,外貿企業已飽受國際間碳邊境調整機制、永續金融ESG治理、產業供應鏈是否購買碳權等議題的威脅,這份政府治理的成績單,無疑地讓企業突破環境表現威脅的努力再次遭受打擊。根據各國的綠色新政發展目標,2030年國際間以氣候議題為名的新經濟態勢大致底定,台灣是否會因為環境表現不彰而斷送台灣的未來經濟競爭力,是企業和政府必須共同深思的問題。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如火如荼地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COP26,進一步對各國碳排放和經濟活動做出要求,值得關注的關鍵點之一是:以美國和歐盟為首的全球甲烷承諾。由於甲烷所造成的溫室效應遠大於二氧化碳,在相同的比較基礎上,甲烷在過去100年間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7到33倍,導致天然氣實際的減碳效益明顯不如預期,因此,由100多個國家簽署2030年將甲烷排放量減少30%是相當重要的突破,也明確又再一次地告知天然氣的使用也應加以管理,這對於我國能源政策2025年要提高天然氣發電到50%,顯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訊。連美國都希望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到80%,台灣呢?

 另外,值得關注的關鍵點之二是:包括美國、印度、歐盟、中國、發展中經濟體等合計佔全球經濟體70%以上、超過40位的世界領導人,支持並簽署新突破性議程,優先針對鋼鐵、道路運輸、農業、氫能和電力五大行業,協調和制定全球標準和政策,明確擘劃未來的經濟活動轉型路徑的要求和標準,也和歐盟在今年所公布的環境分類法(EU Taxonomy)有異曲同工之妙,即皆清楚宣告各行業主要經濟活動的轉型標準,並採用大量的資金和金融工具挹助未來的經濟活動。因此,在碳中和的趨勢下,市場經濟競爭力的競賽已經鳴槍開跑,經濟活動的環境表現不再只是企業的形象,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所在!企業能不能得到資金,能不能拿到訂單,甚至能不能繼續在國際間貿易都靠環境表現。

 幸運的是,國內在金管會和環保署的合作之下,也有類似的政策醞釀推動,不但開啟了經濟活動永續分類標準的建置工作,並對於製造、營建、交通三大類經濟活動的永續標準進行推動轉型工作,嘗試將資金導入未來的永續經濟活動。這項政策對於國內涵蓋74%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大部門經濟活動轉型深具意義,一旦政策開展,若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將顯著提供企業減少排放的具體誘因,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之一即在於是否有足夠的資金。

 事實上,長久以來阻礙各國溫室氣體減量的關鍵就是減量成本,高成本及欠缺資金協助下,造成巴黎協議停滯不前。這一次COP26另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就是各國紛紛加碼未來的資金:美國將投注5,500億美元在綠能,日本2026年同意再增加2,788億美元的氣候資金,加拿大則透過碳定價提供1,475億台幣等的綠色資金。而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更是承諾,未來三年投資100兆美元融資供發展淨零。450家機構將以未來投資、融資與資產配置規範,藉由金融驅動改變。可以預期,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資金對市場發揮的真正力量。倘若台灣不動如山、再不承諾資金的投入,政府ESG玩假的聲浪將會排山倒海而來。

 台灣的資金究竟在哪裡?政府如何藉由資金的到位來加強承諾,是台灣目前解決氣候議題、甚至能源轉型的關鍵。財政部長蘇建榮10月中出席財政委員會備詢時表示,考量到碳稅、碳費有重複課徵情況,我國將依照環保署規劃,先以課徵碳費為主。事實上,我國目前所規劃的碳費政策將無法有效解決任何問題!首先,在面對減量成本如此高的現實,碳費課徵不論是100或300元台幣,都無法成為企業有效的減量誘因。其次,以歐盟排放交易市場的碳定價為例,目前已經超過60歐元以上(約2,000元台幣),在碳定價差異甚大的情況下,碳費的課徵也將無法協助企業豁免將來的碳邊境調整機制。碳定價課題才是國內必需要面對的真正議題,在目前國際企業紛紛施行碳定價,國內企業台達電甚至以排放1噸溫室氣體的價格300美元進行內部碳定價,目的都是在於驅動內部快速轉型以及碳中和。

 碳中和不僅是環境議題,絕對是一場經濟競賽。要兼顧環境與經濟,唯有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制度建置才能真正達到總量管制,減量目的;也只有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置,才能真正依據管制目標下的市場供給與需求,有效決定碳價格;也唯獨碳排放交易市場碳憑證的拍賣,才可以帶來足夠的資金投入轉型的需求;碳排放交易市場才能真正做到與國際接軌,讓台灣的企業有足夠的力量走入國際,要提升台灣的經濟競爭力,站在經濟活動轉型歷史的關鍵點上,政府需要做出對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