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部10日公布,受到全球供應鏈受阻與消費者需求強勁的影響,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攀升、年增6.2%,創下31年新高。分析師預期,在供應鏈瓶頸問題未解、勞工持續短缺情況下,通膨升溫恐延續至明年,同時也使聯準會明年升息機率增加。
勞工部周三亦公布,上周(6日止)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經季調後約26.7萬人,較前周(10月30日止)修正後的27.1萬人減少4,000人。此數據雖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6.5萬人,仍創2020年3月中疫情爆發以來最低。前周續領人數增加5.9萬人至216萬人。
勞工部數據顯示,10月CPI經季調後年增6.2%,不僅高於市場預期的年增5.9%與9月的年增5.4%,增幅更改寫1990年11月以來新高,主因在於汽油與食物價格大漲。若按月來看,10月CPI月增0.9%,高於9月的0.4%與市場預期的0.6%。
扣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與能源項目後,10月核心CPI年增4.6%,增幅創下1991年8月以來最高,亦超越9月的年增4%與市場預期的年增4.3%。10月核心CPI月增0.6%,高於9月的0.2%與市場預期的月增0.4%。研調機構MacroPolicy Perspectives資深經濟學家羅斯納─沃伯頓(Laura Rosner-Warburton)表示:「美國正進入通膨居高不下的新階段,在此階段裡萬物齊漲、通貨膨脹壓力更大。」
沃伯頓指出,年終購物節即將來到,但是因供應鏈瓶頸未見緩解,加上經濟復甦帶動需求高漲,這些因素都將推升通膨。
(相關新聞見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