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分拆旗年收190億美元的資訊科技服務事業,後者以新名勤達睿(Kyndryl Holdings)在紐約上市,冀望獨立門戶後有助於拓展客群,扭轉節節衰退的業績。
勤達睿4日(周四)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代號為KD,掛牌首日股價下挫7.4%,收在26.38美元。5日早盤漲0.15%,報26.42美元。
勤達睿協助企業IT架構現代化與管理,執行長施羅特(Martin Schroeter)表示,預期2025年將展現營收成長,並且提到藉由「獨立門戶可以拓展新的客群,有些顧客原本認為…我們只是銷售IBM技術,但現在可以開啟新的討論範圍」。
根據該公司向美證交會(SEC)申報文件顯示,2020年營收由前年的202.8億美元下滑4.6%,至193.5億美元,2019年營收也比2018年217.96億美元減少7%。
針對2021年上半,該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0.5%至95億美元。
勤達睿2020年淨損20.1億美元,財務長魏許納(David Wyshner)表示,該公司去年經調整稅前獲利6,700萬美元,目前約有20億美元現金以及淨負債12億美元。
截至去年底止,勤達睿共計由4,400家客戶,低於前一年的4,600家。
研究公司Canalys首席分析師艾德華(Alastair Edwards)認為,勤達睿在IBM以外的市場擁有很大的發展契機,問題在於要如何有效地捉住機會。
艾德華提到,一些對手在協助客戶管理多家雲端供應商等技術領域已經超前,目前勤達睿仍相當倚賴IBM的大型主機顧客基礎,若要轉至高價值服務,需要投入資金與時間進行訓練和技術認證。他建議勤達睿應在市場建立自我識別度,但這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