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三季GDP季增年率初值為2%,低於市場預期的2.6%,也大幅低於前期第二季的6.7%;短期風險除廣為人知的供給短缺問題以外,市場可能尚未意識到的風險是12月聯準會FOMC會議的經濟預測可能再度出現「經濟成長下修、通膨上修、利率點陣圖上移」的鷹派組合,9月FOMC會議也曾出現這樣偏向鷹派的經濟預測,並且點燃市場對於提前升息的擔憂,預期12月聯準會公布的經濟預測將更加速目前市場對於升息的預期,屆時市場的預期應會更往明年升息三碼靠攏。
台經中心公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總數為74.26點,較9月下降0.13點,本次調查六項分項指標,四項指標上升,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財;二項指標下降,包括物價水準、投資股市時機。
整體來看,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較9月下降,主要仍是受到美國聯準會縮減購債預期升高,以及對通膨擔憂升溫的影響,導致民眾對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和物價水準的信心下降,連帶拖累整體消費者信心較9月回落,不過,未來半年購買耐久財時機和國內就業機會的上升幅度較大,顯示疫情趨緩和五倍券發放後,民眾購買汽機車與大型家電的意願繼續回升。
展望未來,後續考量國內疫情趨緩、失業率降至3.96%,以及五倍券效益持續發酵,有助於帶動整體內需消費回暖,惟在第四季通膨擔憂與縮減購債的預期影響下,11月消費者信心仍可能較10月下降。
國內疫情指揮中心近日宣布,考量國內疫情目前已趨緩並穩定控制,11月2日至11月15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也開放國內雙鐵、客運,還有KTV包廂、電影院可以暫時脫口罩用餐,再來也取消室內80人與室外300人的集會活動上限,觀光遊樂業的降載規定也取消,對於人流管制比較鬆。
回到股市部分,近期進入台股密集法說周,各家公司仍是宣稱終端需求雖有不如之前狂熱的現象,但產能仍是供不應求,顯示較偏向悲觀的第四季庫存調整預期又會延後發生,因此在第三季財報亮眼、先前的股價基期不高,以及美股仍創高的帶動下,台股近日上演強勁的反彈秀,可期待台股後續站穩季線。關鍵是隨著財報陸續公布後,台股即將進入財報空窗期和2022作夢的季節。資金追捧的類股仍專注於明年獲利將優於今年的產業,車用、餐飲、電子標籤相關概念股將是市場主流,以下提供幾個投資方向。
首先是車用相關晶片,汽車產業在今年上半年已是市場最重視焦點,無奈車用晶片缺料的影響,使得車廠面臨減產壓力,台股車用族群相關業績後繼無力,面臨下修風險,然隨著車用供不應求的狀況逐季舒緩,車用族群下半年業績已逐漸回溫,加上又適逢第四季作夢季節,車用族群2022~2023年業績奔騰的遠景已可預見,建議可以留意車用晶片導線架族群的順德、界霖,車用電池族群的康普與美琪瑪,車用半導體族群的台半、強茂、德微、朋程等。
第二是國內疫情趨緩、失業率降至3.96%,以及五倍券效益持續發酵,有助於帶動整體內需消費回暖,可預見國內餐飲在管制逐步放寬的狀況下,國內相關餐飲類股可望重返今年上半年榮耀光景,相關的王品、美食、豆府、瓦城等可以留意。
第三是電子標籤產業,疫情使傳統仰賴人力更換貨價標籤需求,將以電子貨價標籤進行數位轉型。
2021年上半年全球電子紙標籤模組出貨量達1.02億片,年增55%,全年預計出貨超過2億片,而2022年將達4億片,全球電子紙龍頭元太,以及供應鏈晶宏將受惠。投資人可以趁近期盤勢仍未突破季線,持股汰弱留強,布局明年業績與獲利會成長的績優個股,靜待11月台股站上季線重回多頭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