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30李娟萍/台北報導

蘋概股不悲觀 外資喊逢低買

蘋果新機銷售下修空間有限

 蘋果第三季財報失色,連累台積電、大立光、鴻海等蘋概股表現,惟外資海通國際證券認為,亞洲投資者多已預期供應鏈缺料風險,蘋果新機銷售下修空間有限,建議逢低增持台積電、玉晶光及陸股舜宇光學、聖邦微電子。

 蘋果第三季營收833.6億美元,季增2.37%、年增28.84%,低於市場預期的849億美元。稅後淨利205億美元,季衰退0.9%,年增62%,每股純益1.24美元。

 產品表現依序為iPhone 388.7億美元、年成長47%,iPad 82.5億美元、年成長21%,Mac 91.8億美元、年成長2%,服務事業182.8億美元、年成長26%,穿戴及其他周邊87.8億美元,年成長12%。

 蘋果執行長庫克說,主要是供應鏈瓶頸,導致營收約影響60億美元,蘋果盤後股價下跌逾3%。

 根據蘋果所稱,由於現在處需求旺季,供應問題在明年第一季將變得更吃緊。不過,展望明年第一季,蘋果預計除iPad外,每個產品類別的收入都將成長。

 海通對於蘋果供應鏈缺貨調查時發現,在iPhone 13訂價優惠帶動下,主要地區的果粉升級者和換機者等待iPhone13 Pro新機時間,皆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德儀的晶片(即OLED PMIC)、博通的Touch IC,以及越南的相機模組等蘋果手機重要零件持續短缺,海通認為,將增加蘋果延後出貨的風險。然而,投資者已普遍預知此一風險,下修空間有限,第一季反而可能繳出較季節性更優的成績,建議可增持iPhone供應鏈,包括:台積電、舜宇光學、玉晶光、聖邦微電子等。

 台新投顧則認為,先前供應鏈受東南亞疫情衝擊,恐影響年底購物旺季,缺料影響大於預期。

 iPhone持續受惠於搶占華為退出的高階手機市場,由於蘋果較其餘主要手機品牌對供應商具較強勢的議價及採購能力,加上iPhone 13系列採較平價的價格策略,有助於iPhone新機銷量,持續看好蘋果第四季的成長幅度將優於陸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