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29魏喬怡、彭禎伶/台北報導

創新板、戰略新板 掛牌冷清清...黃天牧掛保證 會親自督導

 「創新板」、「戰略新板」2021年上路,但掛牌數僅個位數甚至掛蛋,引發立委質疑。對立委質疑這兩個板恐成「冷凍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我做事不會只做表面,既然有這二板,委員們也有期待,已請交易所改進,會親自、提升效率」。

 黃天牧指出,交易所在規劃過程中本就設有KPI,戰略新板已有四家掛牌,創新板需要有輔導過程,本來就難在7月上板,要到年底後,也有設定目標,並與潛在公司探詢,仁新醫藥是有看到財、業務問題,基於投資人保護立場,最後決定表達態度先不掛牌。

 至於大陸新設北京交易所對台效應,黃天牧表示,大陸市場競逐的產業標的不同,證期局已在研究北京證交所成立的原因、策略,有一部分是因為其他城市新創板發展不好,所以北京做整合。金管會都定期有與交易所討論區域發展狀況。

 至於外界指稱,金管會在當沖降稅稅式支出預估美國縮減購債規模將造成台股日均交易量縮四成,黃天牧表示,每次評估的情境未必相同,美國縮表或各國收回量化寬鬆政策對各國股市資金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台股散戶投資人已因逐筆、零股交易及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進場,加上台股基本面佳,「只要台股基本面良好,資金自然就會來」。

 證期局官員說明,該預估是參考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可能縮減或停止,因此依據2020年台股日均成交值2,007億元、2019年日均成交值1,200億元做比較,因為1,200億元僅占2,007億元六成左右,所以再以六成的比例,用今年日均成交量去試算出2022年日均成交量,才會跌破3,000億元降至2,877億元,比今年大減四成。

 證期局強調,目前台股本益比15.38倍,現金殖利率達2.75%,加計股票殖利率達2.86%,上市櫃公司累計營收28.79兆元,年增13.37%,顯示台股基本面很穩健,且各項景氣領先指標持續上升,加上疫情減緩,顯示國內經濟有成長趨勢,台股目前體質很健全,經濟表現強健,不必過於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