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27洪奇昌■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公私協力促進綠電轉型刻不容緩

「2050淨零碳排」不僅是環保議題也是產業發展與生存議題。政府雖已宣示「2050淨零碳排」為國家目標並推動《溫管法》修法,但隨著國際環境政策浪潮一道綠色貿易壁壘隱然升起,國內產業已有更明確的經濟誘因投資綠色轉型。值此情勢,政府應可在綠能供應、碳費平台、節能設備建置與技術輔導等領域提供企業更大力度的支持。

過去政府推動節能減碳政策時往往擔心產業界因生產成本墊高而反彈,但在國際環境治理浪潮下;如: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建議各國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減少45%,並且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碳中和)」。2021年7月歐盟執委會推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自2023 年起對高碳排產品課徵碳稅。以及台灣主要貿易夥伴如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陸續規劃開徵碳邊境稅等;國內從大企業乃至於中小企業皆清楚認識到,若再不積極管理自家產品的碳足跡,未來產品進入他國市場時可能因高額碳稅而失去競爭力,甚至會被排除在國際市場或供應鏈之外。

 然而我國淨零碳排配套至少有能源轉型、碳費制度、輔導節能減碳等三大痛點需要公私部門協力推動:

第一,綠色轉型首重能源轉型。發電是台灣碳排大宗,2020年光是台電發電所產生的碳排就佔全國碳排總量的92.67%。這麼大的碳排量一方面是來自於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火力發電為主,另方面則是逐年攀升的用電需求。

為了提高低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政府預計在2025年時降低燃煤發電至27%,提升碳排僅佔燃煤發電40~50%的燃氣發電至50%,並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升至20%。然而10月6日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在立院答詢時坦言,截至2021年8月我國綠電占比僅5.5%,離年度目標12%有較大落差。此外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也因環保爭議而延宕。

再從用電需求端觀之,美中貿易戰和新冠肺炎大環境下,台商回流、國際轉單和台積電擴廠都大幅增加台灣電力需求。

 台灣年用電量在2018年創下2665億度新高後,2020年增加至2,710億度,政府預期2021年用電量因企業擴產、民生用電需要可能再創新高,至2025年時台灣年用電量可能突破3,000億度。綜上,綠電和低碳能源設置進度能否跟上台灣用電成長是一大隱憂。

第二,對企業而言,不論是國內碳費或國際碳邊境稅等經濟誘因,或者基於ESG企業社會責任考量,企業普遍願意尋求節能方案和採購綠電。但用電大戶如台積電一家公司就可能買光台灣多數綠電,那其他中小企業要怎麼辦?

眾多買不到綠電的企業替代選擇是購買碳權或繳交碳費。目前政府政策方向是以碳費平台為優先考量,暫不考慮碳稅或碳交易平台。既然政策方向確立,期待相關配套,如碳定價機制,碳排盤查、申報、查證機制都需要政府盡速出檯方案,讓企業能有依循。

第三,淨零排放和綠能是世界潮流,企業不轉型就淘汰無話可說;但台灣有近150萬家中小企業正面臨無法自主創能又買不到綠電,而繳交碳費並非治本之道,長期的節能減碳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根本。

投資綠能或節能設備需要資金,需要技術解決方案。融貸部分國內以永豐金、國泰金和國票金較為積極推動,但相關綠色金融人才稀缺是一痛點,需要政府加持。另方面,節能減碳技術服務實有新興產業潛力,初期階段或可透過擴大政府獎勵補助機制與媒合機制促進企業投入綠色轉型、吸引人才投入。

綠色轉型是國安層級議題,是台灣無可迴避的國際治理責任,更攸關台灣經貿發展前途,既然產業界已有共識,政府可扮演更積極角色。例如國發基金曾編列100億規模、100億融資保證的「國家融資保證機制」鼓勵投資國內公共及綠能建設,但據聞額度已經用罄。期待政府持續加碼鼓勵「綠色金融產業發展與服務」、「節能減碳技術發展與服務」,公私協力共同打造綠色永續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