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25侯享/台北報導

七期補助喊停 環團:鼓勵更換電動機車

 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年宣布,2022年1月起將全面停止補助汰舊換七期燃油機車,讓台灣正式擺脫「世界唯一補助油車國家」的稱號。

 立法委員洪申翰則日前質詢時表示,綜合國際目前的研究資訊,電動機車的減碳效益比燃油機車好至少三成,但他也擔心年底很可能又有一波補助落日前的購買爆量潮,環保署應要有具體的對策與因應措施。

 環保署空保處副處長王嶽斌表示,環保署早在109年度就已經不再補助單純新購私人運具,但機車所屬的移動汙染源在空汙占比非常地高,這當中以四期之前的車輛汙染排放量相對比較大,因此鼓勵加速淘汰舊車會是接下來政策執行上推動的重點。至於鼓勵汰舊的配套,包括新車排放標準加嚴、油品標準提升、加強機車定期檢驗查核,都會持續來進行。

 另一方面,王嶽斌表示,對於「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推廣電動車的配套會透過政府各部會來分工運作,環保署的立場上,將盡可能配合經濟部在協助電動車業者技術提升後,提供讓民眾會有使用電動車的誘因。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直指,補助油車是錯誤的政策,所以當今天政府提出油車補助退場時,他舉雙手贊成。

 而對於電動車補助,蔡中岳也提出二點配套建議,一、加嚴既有燃油機車污染排放標準,取締開罰不合乎標準的車輛;二、鼓勵民眾汰換舊的燃油機車,更換成電動機車(可搭配空污基金補助民眾購車),期盼透過提供更多誘因驅使大眾加速使用電動運具。

 國際能源總署(IEA)2020年電動車輛展望報告中,肯定電動車輛是減少人口稠密地區空氣污染的關鍵技術,迄今為止,已有17個國家宣布2050年將實現100%零排放的車輛目標。擁有近2億台機車的印度,近年也因空氣污染問題嚴重,曾提出在2025年起禁售燃油機車。 根據環保署統計,境內污染來源中,電力、鋼鐵、水泥、煉油等固定污染源占27%至31%,而燃油機車、大、小客車等移動污染源則占了30%至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