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22賴瑩綺/新聞分析

一石二鳥的採購合約

 中美能源公司間的液化天然氣(LNG)大單,於近期逐一敲定,外界直觀認為,主要是受到近期中國缺電危機助力推動,但從另一層面來看,中國也藉此履行與美國的首階段貿易協議承諾,既解燃氣之急,也緩和對美國的履約壓力,可謂是一石二鳥。

 燃煤發電至今仍是中國主要的發電方式,占比約七成,但因致力推行「能耗雙控」環保政策,導致電煤減產供不應求,陷入缺電危機。

 危機發生的第一時間,中國除不得已放寬煤炭生產限制,政府也要求能源企業加速自海外進口能源,包括目前價格飛漲的LNG在內的能源,而與其有協議履約壓力的美國,順理成章成為主要進口國之一。

 2020年全球四大LNG出口國排名,依序為澳洲、卡達、美國、俄羅斯。中美貿易戰之前,中國曾為美國第三大LNG購買國,然而2019年因貿易戰的緣故,中國暫停自美進口LNG,直到2020年1月中美首階段協議簽署,中國承諾對美增購的2千億美元商品中,即包括能源。

 在拜登上台後時隔8個月,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0月4日發表對中貿易政策,特別提到中國過去兩年在採購美國農產品上,確實履行雙方簽署的貿易協議,但也明言在其他領域上有不足之處。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推算,從美方數據來看,2021年前八個月,中國應向美國購買1,130億美元產品,但實際僅購買706億美元,完成度為62%。

 距離協議到期已不到三個月,當外界關注要如何補足此一缺口時,中國能源企業陸續傳出消息:先是民企新奧股份與Cheniere Energy簽署13年長期合約,每年自美國進口90萬噸LNG,接著中石化又與另一家美企Venture Global簽下三張大單,其中兩張規模達到每年400萬噸,時間長達20年。

 稍早消息指出,至少五家中企正與美企磋商,如今新奧、中石化已達陣,市場關注其他企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