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21魏敏如■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學生

落實智慧城市專案的實際應用

智慧城市(SMART CITY)議題在台灣各城市熱鬧推動,許多縣市因此獲得國際獎項的肯定。只是,停留在「好名聲」,夠嗎?作為一位市民,期待的是真正感受到智慧城市帶來生活便利與生活品質提升,當然如果有些智慧城市的應用,能夠商業化並走向國際,更好!

 根據聯合國研究報告,屆及2050年全球將有70%的人口聚集於城市。在台灣,未來將有近90%的人口居住於城市地區,可以想像城市環境必然越來越擁擠。近幾年各國也注意到人口擁擠所帶來的城市問題,像是交通阻塞、垃圾、空氣汙染、能源耗竭、治安差等等,這是全球性的現象;與此同時,隨著AI、巨量資料、雲端服務,再加上傳輸速度百倍躍升的5G等技術上的躍進,各國開始積極想讓城市變得「智慧化」。

 台北市、新北市是台灣最先將智慧城市列為政策重點,吸引其它城市跟進,許多城市都曾獲全球Smart21、Top7的提名,2019年,桃園市更是榮獲ICF(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Top7第一名,成為全球智慧城市標竿;2020年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SCAPA),台灣獲得四項大獎,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台南市以及高雄市分別在「教育」、「公民參與」、「智慧水務」與「公共衛生與社會服務」四項類別中勝出,是當屆最大贏家;2021年IDC SCAPA,臺北市、新北市分別在「公民參與」、「公共衛生與社會服務」與「公共安全:次世代緊急應變服務」三項類別中再次勝出。

 台北智慧城市辦公室的資料顯示,台北市已有200多項智慧城市專案,經本研究調查,發現大部分停留在POC(概念驗證)階段,只有少數實際落地並擴散至他市,甚或進一步輸出至國際。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在公開訪談中提及:「智慧城市辦公室承接200多個案子,花很多力氣開放台北做實驗,最後能上市的很少。」點出了台灣在智慧城市發展上是存在某些障礙或是欠缺某些要素。

 持續停留在「實驗」,不但市民享受不到智慧城市的便利與生活品質提升,業者也無法前進,即使累積了相關商業營運能耐,仍然浪費了業者以及公共的資源。

 經過蒐集資料、參考國外的做法以及與各方專家的討論與訪談,發現政府創新採購或具商業潛力的投資媒合相當重要。在創新採購面,可以參考荷蘭史基浦機場向飛利浦「租」燈泡的照明服務採購案,讓採購不只侷限於購買硬體設備,而是著重在硬體的售後服務,也就是由廠商負責之後的全套修繕與維護服務,這樣的概念,政府可以應用在我國智慧路燈的採購案上。

 至於投資媒合面,可以參考歐盟作法,官網上提供清楚的投資媒合平台,平台上有兩大專區,將智慧城市專案的提案者與投資者做分流,提案者須填寫提案的自我評估表,平台會幫助提案者找到適合的對應投資者,協助兩邊進行一對一面談,如果發現提案者的提案不夠成熟,平台會提供相關專家的諮詢服務或課程協助提案者落實想法。

 本文認為,智慧城市媒合平台部份,台灣一直都沒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應是如此才導致多數案子仍停留在概念驗證初始階段,無法朝服務驗證或商業驗證前進。台灣應善用地域小、ICT堅強實力的優勢,把握在地場域試驗的機會,透過實際的建置經驗改善城市的營運問題,並且將成功的應用模式整體輸出國際,此舉不僅能帶動服務輸出也能帶動國內供應鏈的出口商機。可見發展智慧城市不僅能提升台灣的世界競爭力、提高國際上的能見度,也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就業機會增加、創新應用領域突破現況,使得整體社會進步、經濟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