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19馮建棨

秋天也缺電?

圓規颱風暴風圈沒有進到台灣,陸上沒有風災,10月7、8日一連二天供電燈號亮出警戒的橘燈,引發「秋天也缺電」的疑慮,企業本來夏季才會擔心缺電,現在卻變成全年都擔憂供電有短缺之虞。

 今年5月發生513、517兩次大停電,讓企業損失慘重,經濟部說是因疫情造成民眾在家上班上課、景氣好接單暢旺讓用電量暴增,同時又因乾旱水情吃緊讓水力發電無法上場,整體供需失衡才會造成,但10月遇上空污季,又再度陷入缺電危機。

 以往台電在調度機組,每年9月底脫離夏日用電尖峰後,就會排程讓機組輪流進行大修,以利隔年夏天供電穩定。惟近年來因環保意識抬頭,環保署規定台電必須視「空污」狀況進行火力機組降載,強行限制燃煤機組使用,減少空污排放,改由天然氣及再生能源接替燃煤發電。

 不過,觀察今年10月實際供電狀況,因颱風外圍雲系影響,一片片烏雲遮擋陽光,讓太陽光電發電大受影響,原定要接替的天然氣電廠也在大修,東北季風還沒來,風力發電出力有限,最終只能靠水力電廠救援,才勉強度過用電尖峰。

 面對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逐漸增高,極端氣候讓各種不確定因素更容易發生,台灣若要度過每次用電挑戰,必須重新調整電源配置,讓所有能源達到各種極端平衡,或鬆綁法規讓空污季時,在確保一定空氣品質下,允許更多燃煤電廠可以重新發電,才能有充裕電力供國內使用。

 前幾年自5月開始政府就煩惱供電問題,現在連10月用電量負載應降卻未大減,代表能源需求結構已經轉變,因此有必要賦予台電更快速反應調度的彈性。現有能源政策面對氣候與用電激增時,缺少調度武器,沒有充足的子彈,要如何在競爭的國際市場上,讓台灣製造業打出漂亮的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