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19陳信榮/台北報導

納智捷千億know-how 扮關鍵推手

 裕隆與鴻海集團合資的鴻華先進,可以在短短一年內完成電動車模組化平台,及Model C等三款running Prototype(參考原型車)電動車的開發,背後除了透過MIH開放平台匯集各方資源,及鴻海在製造、ICT領域的領先優勢外,裕隆過去投入近千億元開發納智捷所累積的know-how與培育出的人才,更扮演了關鍵角色。

 科技日活動上,鴻華先進風光展出三款準電動車產品,自豪「光速造車」的背後,來自於裕隆集團過去70多年造車的累積。這點從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上周六(16日)在科技日活動預演前,先赴金寶山向裕隆集團前執行長嚴凱泰致意就可以看出,郭台銘過去也曾表示,會接棒嚴凱泰完成造車的夢。

 然光速造車,仍面臨可能追不上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速度的考驗;在先進國家陸續訂下燃油車停產、終售的時間表後,全球車業大幅加快開發電動車的速度,鴻華先進MIH模組化平台、ODM代工投入電動車領域的模式,可以縮短客戶開發電動車的時間與成本,但MIH首款正式量產車要等到2023年底才能問世,但採用相同模式競爭的國際對手更快,讓鴻華先進雙方股東都很急。

 舉例來說,福斯汽車集團開發出的經濟型電動車模組化MEB平台,除能滿足福斯集團自身龐大的需求,更已獲得包括福特汽車在內的多個國際車廠青睞、用以打造新款電動車,量產進度可能比MIH更快,就怕接下來演變成「贏者全拿」的局面,也無怪乎鴻華先進不斷催促MIH電動車要加速上市,更期待藉由納智捷的量產,證明MIH電動車的實力,來吸引更多客戶採用,拓展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