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18余宗龍■中興大學EMBA授課教授兼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

如何將ESG變成永續策略?

面對全球環境的極端變化,企業在ESG的相關行動,近來成為備受重視的熱門議題。國內多數企業刻正積極接軌國際趨勢,除了營收與獲利,還要重視「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永續發展議題,讓利害關係人能更瞭解企業於ESG各面向的實際作為,以提升形象,並創造獨特且無法取代的競爭地位。

 然而,從策略面來看,目前許多公司在落實ESG活動時,並沒有導入差異化的思維,意即別人做什麼、就跟著作什麼;所以大家都作的都差不多,仍多關注於慈善、節能減碳等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內。國外研究已指出,公司在執行ESG時,必須要有差異化的策略,方能優於其他同業,對績效有正向幫助。因此,企業追求策略性的ESG,應從核心價值出發,將「ESG永續策略」融入於平日企業經營與運作中,深化其與本業核心能力的關聯,使緩和 (mitigate) 公司在營運過程時,對環境、社會與對員工本身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換言之,企業若能設計有意義和連結性高的ESG方案,將可強化員工關係、顧客忠誠度、供應商關係、媒體報導與利害關係人參與等關鍵要素,形塑市場競爭的差異化,帶來新的營收或降低成本,最終提升財務績效。

 接著,個人提出將ESG轉化為永續策略,布建出發展藍圖的原則與實際案例如下:於環境保護(E) 方面,公司可將「環境友善與本業連結」,來減低產品生產或銷售過程,可能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負面衝擊。例如,知名汽車公司就以「一車,一樹」為訴求,推出你買車我種樹,一起加樹守護台灣,來補償碳排放量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負面衝擊。最近,美國手機大廠推行一系列的減塑行動,除了基於環保理由,不再標配有線耳機和充電頭之外;今年連包裝的塑膠封膜也替換,改為紙質撕拉封條,期望產品能更環境友善。最後,全球產業正進行綠色供應鏈的轉型,工廠回應減碳要求,應積極發揮研發能力聚焦綠色設計,在產品研發上為綠色節能省電和環保作出貢獻。

 在社會責任上(S),企業可將「本業與社會責任」連結,落實永續策略的社會責任,為企業賺到名聲、讓品牌加值。譬如,鮮乳品牌力挺基層棒球,每銷售一瓶就捐給原住民棒球發展協會1元,使喝鮮乳的營養補給,滋養原鄉棒球夢。近年,國內超市龍頭推動「惜食計畫」,使即期食材在確保新鮮的前提下,無償提供社福機構每日領取,讓弱勢民眾受惠,將資源不浪費的概念,轉化為社會貢獻。亦有科技業以逐步針對年輕學子進行一連串教育資源投入,以及年輕教授贊助計畫,以協助大學留任優秀人才和透過產學合作,提供學生實習機會,紮根高等教育,擴大社會影響力。

 公司治理方面(G),則應思考「如何減輕公司治理過程中,對員工生活產生的衝擊?」最近,有製造業注意到員工在漫長工時下,可能無法分身照顧家中長輩或小孩,因而構思在科學園區內設置托育中心,供園區業者申請使用,以減低員工心理上的負擔,使其無後顧之憂,打造名符其實的幸福企業。也有公司重視職場安全、性別平等、員工福利、健康促進和人才培育。像是設有藏書豐富的圖書室與設備完善的健身房,助員工增廣見聞、健全體魄。同時,推行分紅入股制度,讓每個員工都是老闆,利潤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