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16文/嚴強國

興大名譽教授鄭政峯 探討中草藥防疫

image
 ●興大名譽教授鄭政峯提發展中草藥植株栽培法,可供生技產業製程健康防疫應用。圖/嚴強國

 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鄭政峯,提以科學中藥及中草藥的植株種植栽培及有效製程健康防疫的應用探討,全球約有3/4以上人口,曾嘗試或仰賴中草藥植物來治療疾病。國際標準組織也因此成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開始發佈中醫藥國際準則。自新冠肺炎發生以來,西藥束手無策之際,開啟中草藥有關其預防或療效相關醫訊。

 處方組成為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的清冠一號,也被臨床試驗證明能抵抗體內ACE2膜蛋白與阻斷病毒感染、抑制細胞激素風暴出現等。

 這些治療新冠肺炎的獨特療效,再次掀起大家對中醫藥的熱潮,以中醫藥養生保健,疾病預防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國內中草藥種植的面積及規模相當小,廠商所使用或市面販售的中藥材,80%以上來自中國大陸,品質雜亂、良莠不齊,含農藥、重金屬等殘留,風險高。究其因在於農民為求高產量,密植中草藥,各種肥料愈施愈多;為防病蟲害,殺蟲劑、殺菌劑等農藥愈噴愈重;為求省人工,除草劑過量噴灑。結果為土壤惡化,不利植株生長;藥材中農藥殘量過高;生理性農藥已分佈在藥材組織裡,同時失去藥效功能。難怪曾有老中醫說:不能怨百姓罵中醫,現在中藥不靈了;也有人說吃中藥等於在吃農藥。這就是國內要推廣中草藥種植,所不能忽略必須警惕的事。

 就以為何野生山林裡的中草藥就沒有病,而人工栽培使用大量的農藥也難以控制藥材的有效性呢?其實山林裡的中草藥植株有足夠的營養元素來平衡植株的生理生長,而人工栽培的中草藥,因人為的期待,高密度栽培,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使得土壤裡微生物無法生存,失去功能;化肥也酸化土壤,流失微量元素,使土壤板結。土壤是呈病態的,才導致這樣的結果。而檢視藥草的生長,講究道地性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

 有效的藥材有可能是葉、根、莖、花、果實、種子或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有效成分也常來自抗逆境生理產物、次級代謝物及活性成分,主要生化類型成分大致有生物鹼、醣苷、多酚和萜烯等。

 這些有效成分的存在依賴著藥草的健康生長,亦即要有健康的土壤(有機質、微生物、及礦物質)與光合作用。

 藥草植株能健康生長,就不需依靠著噴灑農藥,抗逆境生理產物、次級代謝物及活性成分等都能到位所該儲存部位。健康安全可靠的藥材就可從田園中取得。

 科學中藥的藥材炮製或鍋爐煎煮及水煎藥的過程,在化學上都屬於萃取,萃取條件如溶劑的極性、水的酸鹼值,及藥材的形狀大小都影響到有效成分及共萃取成分的含量。

 近年來藥材的奈米化及破壁處理技術,都可大大提高萃取效果;超音波技術的萃取,雖可提高萃取效果,但在水溶液中會產生自由基,氧化一些抗氧化成分,也該注意其影響程度。

 國內要發展中草藥產業,其植栽原材品質來源非常重要,除應加強對進口中草藥品質及安全把關外,政策可鼓勵農戶以專業園區的模式,以健康栽培及發揮智慧大數據發展方式栽種,具本土特色的中草藥植物,實施安全認證,及建立完備的產銷系統等,以確保本土中草藥的品質與安全,不僅可供應內需也可拓展外銷,提升農民種植收益。

 將中草藥相關的生技業、藥廠、中醫、醫美等跨領域行業整合,發展中草藥為現代化新科產業,為台灣繼IT產業後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