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920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停滯性通膨升溫 投資停看聽

 隨著通膨持續飆升而經濟成長放緩,出現停滯性通膨的機率大幅升高,市場尤其擔心1970年代的惡夢可能重演,不過投資人對於停滯性通膨與資產價格的關係存在著許多的誤解。

 事實上,對於美國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停滯性通膨時期,許多投資人都認為指的是1970年代,但根據聖塔克拉拉大學利維商學院教授麥加利(Edward McQuarrie)引述數據指出,從通膨起漲點到相關影響反應結束計算,美國的停滯性通膨時期是從1966年到1982年。

 在該段為期17年的期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年化漲幅高達6.8%,較1947至1965年期間的1.7%,多出整整三倍,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年化成長率僅2.2%,較1947~65年的4.5%,縮水超過一半。

 至於停滯性通膨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投資人也出現不少誤解。

 以債券為例,市場普遍認為隨著通膨飆升,利率必然跟著上揚,此舉將造成債券價格大跌。

 然而,根據Ibbotson Associates的資料,1966到1982年期間,美國中期公債的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7%,甚至略高於通膨。

 股票部份,停滯性通膨時期股市表現低迷,以道瓊工業指數來說,道指在1966年1月首度漲破1,000點大關,但接下來16年大多數時間都低於該整數關卡,一直到1982年底才穩穩站在1,000點之上。

 不過,其實美股表現並未如想像的那樣差勁,以標普5百指數為例,同一期間加計股利之後,標指平均年化報酬率甚至還有6.8%。

 至於商品方面,傳統的看法是商品是做為通膨的最佳避險資產。1970年代標普高盛商品指數確實大漲,但當時農業商品占大宗,其中牛隻期貨占指數的權重逾50%,如今則僅占約5%。

 黃金倒是出現狂飆,1971年每盎司報35美元,1980年時已飆破8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