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與市場分析:
回顧近期美國就業數據,截至8月28日當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為34萬人,截至8月21日當周續領失業救濟人數為274.8萬人,初領及續領失業救濟人數兩數據都續創2020年3月14日以來新低。另8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3.5萬人,則是大幅低於市場預期,不過7月則是由94.3萬人上修至105.3萬人,6月由93.8萬人上修至96.2萬人。
雖然美國8月就業報告不如預期,但單一月份的就業數據仍不足以判斷就業復甦是否受到Delta疫情的影響,特別是9月初聯邦失業補助加碼到期、新學期開始之後學校全面復課等因素有望刺激新增就業回溫,但8月非農新增就業大幅降溫,幾乎已將美國聯準會(Fed)9月宣布縮減購債的機率完全歸零。
市場推測,Fed比較有機會在9月FOMC會議的聲明稿表示,就業復甦持續取得進展但仍有短期變數,並將等到10月初公布的9月就業報告,以評估學校復課後對就業復甦的挹注,預期11月FOMC會議才會宣布縮減購債。
台股投資方向:
加權指數在外資大幅度回補下彈升到季線附近,日KD指標來到相對高檔,加上回到前波高點附近,短期相對較易有壓,進入16,500~17,500點之間箱型整理,8日指數再回落季線下。
操作上,電子股由於終端需求出現雜音,類股表現較為分歧,IC設計以高價股、高速傳輸族群較為一致,反映在電子股2021年基期墊高,2022年產業還是正向看待,並且具備上游代工漲價反映予客戶的能力。
至於,傳產股方面,塞港情況依舊嚴峻,雖然貨櫃運價持續走升,不過在缺乏資金、缺乏青睞下,股價仍受到壓抑量縮整理,同時在進入傳統運輸旺季,運輸緊俏也從海運蔓延到空運,特別是先前中國機場禁止過夜令,多數貨物轉進台灣作為中轉,導致桃園機場短期貨量大幅增加,經營台灣唯一自貿港區的遠雄港受惠最深。
短線來看,北部空運倉儲理貨共有四家業者,其中永儲將於2021年底結束營運,而在華儲及榮儲主要配合自家航空公司,遠雄港有機會吸納其釋放出的大多數需求;另外,自8月開始加收的X光機檢驗費用,受到先前越南豬肉走私問題,來自於政府加強查緝壓力,可望加快全面徵收的速度,皆為短線營運升溫的動能。
中線來看,中美貿易戰、反送中後,香港中轉貨量需求開始轉往周邊其他國家,桃園機場在2020年貨量創下新高後,上半年成長達到30%,大幅優於香港機場的11.8%,在中美關係未見改善下,預期未來持續轉移趨勢將不易改變;遠雄港2022年將有貨運站及加值園區二期落成加入貢獻,除租金收益外同時在理貨量上也將具備加乘效果,值得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