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一系列監管政策,陸續針對醫藥、地產、教育、網路科技等類股整頓,相關標的急跌修正後陸續反彈,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盧正穎表示,中國監管政策朝向共同富裕的目標推進,有助中國長線財富結構調整,目前全球貨幣環境仍處寬鬆,陸股歷經激烈修正後,再大跌的機率降低,目前整體大中華市場仍處相對低檔,建議採取定期定額策略布局大中華基金。
盧正穎說明,今年對於大中華市場主要的影響來自,中美貿易局面的變化、總體經濟的下行,及第三季監管政策的執行等,以近期政策面的影響評估,長期對於縮小貧富差距的環境是好的,但在短線則造成股市較大的動盪,同時也提供投資人低檔進場的機會。
盧正穎說明相關政策的意義,他指出,習近平在近期會議提及,擴大中等收入族群比重,中國「共同富裕」目標並不是非自願的重新分配人們現有的財富,與過往的共產主義並不相同,中國政府喊出「第三次財富重分配」,也帶動企業自願性捐贈,如騰訊啟動的「共同富裕專項計畫」,宣布出資 人民幣500億元扶助低收入者,預料中國政府會將由經濟成長轉向經濟分配,並且透過加強監管來反制大型企業壟斷市場的財富不均。
儘管近期監管政策干擾,今年以來大中華基金表現領先族群仍有5%以上的正報酬表現,大中華不少短、中、長期績效亮眼基金,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投資標的著重中國政府重點培植產業及長期趨勢,靈活配置於中國、台灣、香港兩岸三地,盧正穎指出,中國十四五政策大力扶植如:新能源、電動車、碳中和等題材,持續受惠於政策利多,是現階段基金配置重點,研判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市場逐漸消化政策面干擾因素,大中華股市成長可期,建議把握股價低檔定期定額長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