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902

疫情緩解不易下的產業政策發展思維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面對此一世紀病毒雖不致說束手無策,但企圖控制疫情的嘗試多數是失敗的,即使在疫苗資源充足的國家,常見一放鬆管制疫情就失控的現象,而各國確診人數激增的唯一因應之道,就是重新祭出嚴格的管制措施。如此現象,反覆在世界各地出現,顯然當前科學能力跟不太上病毒變化的速度,想要讓此病毒從世界上消失,回復到之前的生活絕非易事。認真看待此一情勢,我們在經濟面上提出的對策都要重新來過,產業政策更要予以重新的定位。

 台灣從疫情出現以來至今,經濟層面被討論最多的對策,可歸納為兩大類。第一類主要與錢有關,希望透過撒錢的方式,消極面上要解燃眉之急,如各式各樣的企業紓困措施,也期待能發揮提振經濟景氣的積極效果,例如三倍券、五倍券,以及各部會所設計各式各樣振興券的發放等。另一類則涉及疫情有關的產業部分,包括曾引以為傲的口罩生產線,和持續被討論的國產疫苗研發與生產計畫等。

 政府撥錢讓企業度小月,並非此波疫情發生才有的新構想,台灣之前多次爆發金融危機時,都有過類似作法,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甚至直接在財政部設立紓困窗口,企業只要遞件,幾乎都可跳過銀行審查程序直接下令撥款。此種方式固然討喜於企業,爭議亦不小,疫情還在持續,紓困計畫更已推到了4.0版,距離「解燃眉之急」的出發點差距愈來愈遠,企業要錢的聲音則是愈來愈大,要求紓困之外,財政部減稅、中央銀行讓新台幣貶值等手段,都一而再的有企業家主動提出。

 就產業發展的觀點,病毒已把舊世界打得落花流水,持續性的紓困不住手,即使讓許多產業因此運營更長的時間,但他們具有在後疫時代生存的條件與能力嗎?大撒幣的同時,政府抓的應該是新產業的發展趨勢,幫這些艱困企業忙的同時,也要同步想想架構新經濟秩序時,他們可以扮演何種角色,甚至利用此機會推動整併,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從口罩生產的逆轉勝到疫苗國產的爭議不斷,則是另一個受注目的產業問題。坦言之,疫情已讓人與人間的接觸變的困難,自我保護的意識也明顯提升,便宜好用的口罩人人必備,絕不允許生產斷鏈,但不容諱言,這畢竟是一種沒有太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國產化與否爭議也不大,相形之下,疫苗的問題就顯得複雜的多。

 無可否認的,全世界對消滅新冠病毒並無抱太多希望,而是將把疫苗盡可能的打好打滿,當作讓人們回復到之前生活的主要對策。我國政府疫苗政策,也偏向扶植國產疫苗,讓國人自製疫苗來保護人民的安全,並避免讓此一攸關生命安危的必須品受制於人。

 如此設想合情合理,但我們也須體認到一個現實問題:就算兩支國產疫苗都達到國際水準,甚至提供的保護也和國際上任何一支疫苗相近,但它真有跨出國門,成為生技業的明日之星的可能嗎?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國產疫苗要揚威國際,最具體的指標之一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是否認可。且不論此組織中影響力相當高的中國大陸,會否予以阻撓,目前世衛組織只認可七支疫苗,而疫苗施打在部分國家已進入到第三劑,只要疫情持續,打疫苗很可能會成為之後每人每年的例行公事,其所隱含的龐大商機有多麼巨大,很難想像各大藥廠和他們所屬國,會願意將此商機釋放出來,讓其他人分享,而這也將使得國產疫苗的使用會非常集中在台灣。

 再者,雖然我們極為希望國內疫苗可以一舉成為台灣生技之光,但目前國際上已存在許多被認可且證實有效的疫苗,我們要後來居上有很大的難度。以此情況觀之,我們應該思考改變策略,成為國際上主要藥廠的協力生產者,而非潛在的競爭者。簡言之,如果你技術純熟,可以去幫忙代工生產,在疫後經濟新崛起的疫苗商機中分一杯羹。但如果在短期內完全執著於生產自己的疫苗,卻忽視生技產業長期的發展策略,恐非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