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當沖警示新制」27日上路,就快速發揮抑制短線投機炒作的功能,30日台股成交值不到3,000億元,創今年3月15日以來新低。股民紛紛在PTT發言,認為少了當沖感覺更好 ,因為緩漲比起急漲抱的更安心。
台股近期出現V型反彈,並在壽險、投信及政府基金等法人進場護盤下,低檔加碼逾百億元。反倒是,當沖客及隔日沖大戶近期大幅縮手,當沖買賣總額逐步下滑,由於股市風向的改變,當沖交易步入「賺錢大不易」的時代。
根據證交所資料統計,截至7月底之前, 台股開戶人數已達1,175.35萬戶,較6月增加約7.65萬戶,其中,19歲以下的開戶數上升至300,740戶、20~30歲攀升至135.69萬戶,31~40歲則小幅增加至195.6萬戶。另一方面,台股近五個月來開戶數變化,高達八成新開戶投資人年齡在40歲以下,其中20~30歲的開戶比重占比逾50.91%,30~40歲占比逾23.73%,0~19歲占比5.15%,年輕投資族群比例大幅提高。
若由買賣金額來觀察,今年以來至上周為止,當沖交易(買賣合計)成交金額高達55.71兆元,其中買進金額27.83兆元、賣出金額27.88兆元,扣除買賣手續費及當沖證交稅後,今年當沖客總損失高達712億元,股市小白成最大受害者。反倒是今年當沖證交稅今年稅收已進帳約418億元,國庫成為最大贏家。
其實,當沖買賣交易稅加上券商手續費達千分之4.35,投資人每天買賣同一檔股票、買進價及賣出價若是相同,不到一年,本金就會吃了「歸零膏」,這種將投機視為投資的交易模式,很難存到股市的「第一桶金」。
今年航運股鹹魚翻生,在股價大起大落下,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今年來仍大漲243%、364%及370%,顯示選對股票並長期操作,投資人仍是可以「上天堂」,但若是短線操作航運股,追高殺低風險大增,本金難保。
台股近期在萬七關卡震盪,操作困難度大增,股市小白要建立「投資不是投機」的心態,降低「被割韭菜」的危險,並將理財眼光放遠,降低短線操作的習性,才可以在股海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