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901劉孔中■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教授

防疫與國民返鄉返國之路

數年前台灣有一檔連續劇上演近一千集,歹戲拖棚,甚至名聞海外,損傷台灣娛樂影視圈的國際形象。沒想到當下又有類似的肥皂劇,每天下午兩點在台灣上演。堂堂衛福部長主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記者會一年多,每次近一小時,瑣碎閒聊(打高端疫苗會不會肚子餓?)、教訓記者、實問虛答、言不及義的橋段每天在國人面前上演,舉世未見。平心而論,這齣防疫連續劇早應該叫停了,循絕大多數國家之例由衛福部每日發布新聞稿即可,如此部長才能專心做大事。

部長該做的大事就是負責宏觀政策的制定與調整,而不是每天爭取媒體曝光。眼下重要的政策議題很多,其中之一但在防疫大纛下被忽視的是如何確保國人的返國的基本人權及返鄉的人性需要。

大家如果不健忘,國民返國的基本人權在戒嚴時期曾受到很大限制,隨著解嚴,此項權利才得以落實。經此痛苦經驗,我們應該敏感關注疫情下國民返國基本人權。此外,近年外籍配偶人數(至去年底已達56萬)及其子女日增,他們返原鄉探親已然成為新興的議題。原本大家以為新冠病毒會像SARS一樣來去匆匆,一晃眼在全球肆虐已經接近兩年,而且看來會糾纏到2022年,至少長達三年。因此,諸多限制國人返鄉需要與返國權利的措施,都已經到了不得不檢討的地步。

返鄉,不是「沒事亂跑」,而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天倫之樂的泉源。返國,更是國民所有基本人權的前提,一個人若無法回到自己的國家,必將無法行使任何的公民權利。尤其是在沒有通信投票制度的台灣,不能回國,眼前就無法參與10月的罷免案、年底的公民投票案,明年就會錯過九合一選舉。

而國人不能或難於返鄉返國的情況嚴不嚴重呢?需要返國的人口中最大群組應該就屬在國外工作的74萬人,其次,是我國在外國的留學生,依據教育部109年度世界各主要國家我國留學生人數統計,約有7萬多人,加起來至少有80萬人。需要返鄉的則以外籍配偶、港澳來台人士為主,應該接近60萬人。返鄉加上返國的人數至少在140萬之譜。限制或犧牲這百萬多國民的返國權利與返鄉需求三年,問題還不嚴重嗎?

上述140萬人返鄉返國人口中來去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占的比例,粗估應該有六、七成,約百萬人,政府應該在不增加政府成本,也不會提高疫情風險的前提下,重視並維護這些國民的返國權利、協助其返鄉需求。

目前各國防疫成效很難說誰比誰好,但是如果從人命關天的角度來看,死亡人數的多寡或許可以作為指標。如此看來,防疫成效相對好的就是陸、港、澳、新,而且這些地區施打疫苗的比例都遠高於台灣,例如新加坡打完二劑疫苗的比例超過76%。因此眼下沒有政治干擾、可以立即檢討改進的是,新加坡已經對台灣來的旅客只要求在樟宜機場進行核酸檢測為陰性,就可以入境而不需隔離,不要求登機前48小時先在台灣另外檢測,也不問是否施打疫苗。台灣為何不能比照對待自新加坡返國的國人?或是稍微嚴格些,要求必須打好二劑疫苗及在機場檢測為陰性,來台就不需隔離?政府明明能做卻為何不做?

其次,目前返國的成本很高,除了一票難求、票價高昂的機票,防疫酒店15晚的費用動輒四、五萬元(一晚三千元以下幾乎訂不到房),若是夫妻,還要分開二間隔離,光是旅館費就十萬元上下,這麼貴、又不論是否打過疫苗、來自何地都要隔離這麼久的管制,試問有多少國民有能力負擔超過一個月的薪資及近一個月時間的成本回國一次?事實上超過一年無法回台的人不知凡幾,這難道不是嚴重限制、甚至剝奪國民的返國權利與返鄉的需要?

從維護人性、人權的角度出發,依國內外疫情實際狀況機動調整目前不合理到苛刻程度的入境管制政策,是政府不容推卸的責任,否則成立幾個國家人權委員會都是福澤不及百姓的口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