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29李書良/綜合報導

陸礦企出海 大啖全球礦源

 在進口鐵礦砂成本高漲,以及地緣政治威脅下,大陸決定將鐵礦列為境內找礦的主攻礦種。其實,2016年大陸通過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已鎖定鐵礦在內的24種關鍵礦產,並由此啟動大陸礦企近年在海外的收購礦山礦產行動,如今已在海外據有多項礦產資源。

 新浪財經報導,對於每年需要進口大量各類礦產的大陸來說,確保礦源已成為國安要務。大陸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稀缺性與應用性來看,目前所需的礦產大致可分為三檔。首先是截至2020年還能自給自足,或基本保證需求,稀土、鎢、銻、鎵、銦、錫、鋇、石墨等26種礦產。

 第二檔為不能保障需求,需要透過進口補充的資源。這類礦產資源有19種,包括石油、天然氣、鐵礦砂、銅、錳、鎳等。第三檔則為大陸儲量極低,嚴重短缺的礦產,分別是鉻、鈷、鉑、鉀鹽、金剛石。 為此,近年大陸除了對重要礦產資源進行管制,並鼓勵企業加大對全球礦山的收購力度,藉以拓展進口來源。以鈷礦為例,目前大陸已掌控非洲剛果40%以上的鈷礦產量。而電動車發展至關重要的鋰礦,近年贛鋒鋰業等陸企也積極在澳洲、阿根廷、愛爾蘭等國收購。

 業內人士指出,隨國際情勢愈加複雜緊張,海外收購難度大增,這時官方加大境內找礦力度,將能更有效穩定及平衡礦產資源的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