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27康和證券投資長陳志豪

趨勢產業投資價值浮現

image
加權指數日線圖

 國際金融分析:  7、8月美國就業數據不錯,包括新增非農連二個月增加超過90萬人、失業率降至5.4%、暫時性和永久性失業亦出現明顯降幅,Fed官員相繼釋出偏鷹訊號。但Delta變異病毒在部分州快速擴散,全美新增確診在短期內明顯上升,以致8月13日公布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2011年來新低,且降幅為過去50年第七劇烈,引發市場擔心taper在即、經濟動能卻不足以支撐。

 惟以美國有效感染率R已率先回落,及FDA日前批准輝瑞疫苗,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再預估莫德納和嬌生應在近期獲得全面批准,將明顯增加民眾接種意願;預期Delta疫情對美股的干擾已逐步淡化。

 Taper在實施之前,為平滑對金融市場的影響,Fed會先歷經開始討論、暗示、提出、實施等四個階段。目前已處討論階段,市場關注Fed何時「暗示」;考量Delta干擾,以及8月為就業淡季,非農就業數據將放緩,預期Fed最快在9月FOMC會議暗示taper時程。

 以2013年至2015年歷經三次QE後的taper為經驗,taper的實質影響為資產負債表膨脹的速度減緩,以資金行情的角度,意思是市場的資金還在膨漲,只是增加的金額變少。就上次經驗,無論taper暗示、提出與實施,股市皆歷經振盪,但修正後股市回升皆再創下新高;另股市在資金行情過度到基本面行情的過程中,決定多空的關鍵在基本面的強度和市場預期的比較;基本面夠強,股市震盪向上;反之,經濟前景不明,股市回調整理待釐清後再決定方向。

 此次全球基本面動能延續性,除疫情後續對經濟復甦力道的影響外,中國政策大動作調整對金融市場的擾動更需要關注;中國在企業利潤移轉及追求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金融市場會付出多大代價難以評估,但至少以目前能見度,中國經濟雖遭遇逆風,以2021年上半年固定投資明顯落後,有上調空間,目前政策方向也透露端倪;加上貨幣政策彈性,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應屬可控。

 產業分析:

 台股受市場擔心解封後消費者支出配置移轉、消費性電子產品首當其衝影響,近期大盤明顯弱於其他市場。綜觀而言,Delta高峰在即,各國政府持續朝向解封;直接受惠產業,如旅遊餐飲、戶外休閒,及主要仰賴實體通路銷售的商品,如服飾、鞋類等;電子產品方面,以居家需求例如電視、低階消費性電子產品,如Chromebook等需求減緩;但電子中仍有許多趨勢明確產業,需求不受影響,市場渾沌中投資價值應會更加突顯。

 第一種是新產品逐步跨越性價比導入企業應用,如AI導入各應用領域、資料中心導入BBU、實體通路導入電子標籤、綠能滲透率持續提升等。第二種是在原有需求下,產品變革擴大原有市場規模,例如北美滲透率仍低的E-Bike、電子書彩色化後的閱讀及教育市場。第三種是技術變革,帶動產業鏈需求大幅變動,例如電動車帶動的汽車半導體特別是碳化矽等第三類半導體需求;加以台積電製程演進帶來的先進封裝地位躍升、ABF載板的需求爆發。這些需求不受解封消費移轉影響的產業,後續營運動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