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27富蘭克林華美中華基金經理人陳美君

陸股區間交戰 主軸行業轉型中

7月1日中國共產黨百周年黨慶結束之後,陸股先是區間震盪,在7月中下旬後監管政策趨嚴,帶動互聯網、教育、白酒等監管風口行業領跌,連帶影響外資較為青睞的類股,如食品飲料、醫療、餐飲旅遊、金融等消費藍籌也連帶回檔。同時盤面上,新能源車、太陽能、汽車、機械等類股表現超越大盤,可以看出整體市場結構性方向轉變,資金跟隨中國政府引導投向新興產業。

 7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數據,均顯示中國當前經濟恢復不如預期,同時中小微企業以及一般民眾在通膨背景下面臨較大的成本與資金壓力,可能會選擇縮減支出、減少投資,因此7月份的中長期貸款、社會融資等金融數據較為疲弱,社會零售消費數據也遲遲沒有起色。

 此外,中國政府減碳的措施抑制部分行業的投資需求,對房地產以及信用債的緊縮政策也尚未放鬆;因此我們判斷,在中國政府轉向貨幣、財政寬鬆之前,預期經濟將持續面臨壓力。在此一階段,我們預期週期、金融、可選消費等行業容易受到宏觀環境影響,而技術驅動的新興行業較有機會穿越周期而持續成長。在經濟面臨壓力,同時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等觀點,一方面希望減輕教育、房地產等一般民眾最重支出負擔,也期望企業、高所得個人能共同響應政府,共同跨越當前社會的各種問題,如社會階層固化、少子化等。

 搭配近期中國政府或官媒,以較高的頻率點名多個行業,包括教育、白酒、醫美、生長激素等消費領域,當前中國產業、消費、經濟由政府引導的態勢以及力度,可能遠遠超越了前幾年的水平。

 因此在投資上,投資者更需要重視政府所支持的行業,如新能源車、太陽能、半導體、農業種子等,前兩者為中國於全球具有優勢的產業,有望在節能減碳的行業趨勢下大放異彩,後兩者則涉及中國自主可控,必須盡速解決過度依賴進口的瓶頸。

 近期政府提出引導「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等,本質也是鼓勵在特定細分領域的優秀企業實現進口替代,避免受制於國際,甚至可以走出國際。這些行業階段性可能有估值偏高或是交易擁擠的問題,但預期將是中長期的投資主線。

 消費方面,雖然近期在政府監管政策下股價不易表現,但中國作為人口大國,隨著中等收入群體提升,以及居民支出從房地產、教育等壓力中釋放出來,消費市場持續擴大是必然的發展方向。經過估值回調以及業績下修,將會迎來長期的投資機會,消費產業容量足夠大且具有多采多姿的主題,容易成為市場青睞的方向。

 綜上所述,當前市場雖然短期較為震盪,但是震盪中也孕育投資機會。長期來看,中國居民資產配置逐漸從房地產市場轉移至權益類市場,外資增加中國市場的配置比率,都能夠帶動資金持續流入陸股。行業上關注於新能源車、機械設備、半導體、汽車、農業等政府支持領域,並重視食品飲料、醫藥的底部布局機會,聚焦於長線得以勝出並持續成長的優質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