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震盪下殺後啟動反攻,螞蟻雄兵大爆發,中央銀行24日公布7月金融情況,自然人戶(散戶)在集中市場占比衝高至74.7%、創11年半新高,反映在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續增至3.07兆元、已連續九個月創新高。央行官員指出,「自然人戶在股市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根據央行統計,代表散戶資金動能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7月再衝高至3.07兆元,該餘額在2020年11月增加至2.63兆元、創下新高後,至今年7月已連續九個月增加。尤其零股交易在2020年10月26日上路後,股市對小資族狂吸金的效應有如開了外掛,至7月底的九個月以來,餘額累計大增逾5,000億元,如計算2020年初以來,餘額更已暴衝近兆元。
台股大盤7月15日站上「萬八」,再創歷史高點的18,034點後,開始一波下殺,當月為重挫508點。但依央行統計,月平均股價指數仍上揚至17,657點的歷史新高,尤其日平均成交值也續增至5,493億元、創下新高,股市月底融資餘額3,623億元則是2011年4月以來的近十年半新高。
反觀外資7月大逃殺,賣超台股新台幣1,221億元,且淨匯出35.19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982億元),凸顯內資撐場,尤其散戶超給力。央行官員表示,從證券劃撥存款餘額數據,及自然人戶在集中市場占比增至2010年1月以來的逾11年半最大,凸顯在股市的影響力增加;反觀外資占比下降至18.6%、為2012年3月以來的近九年半新低。
但央行官員也說明,外資有其操作的特有模式,不同於一般自然人戶的投資做法,「外資還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散戶在集中市場的占比近年大多在六成以上,今年5月時為67.2%,6月即大幅上揚至73.7%、創11年半新高,7月再小幅增加至74.7%、續創逾11年半新高。
央行官員認為,國人積極投入股市,與台股開放當沖、零股交易讓更多年輕人小資族加入有關,外資賣超後,這些散戶往往會進場承接。且從中央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結果來看,也顯示一般民眾對股市偏樂觀。至於8月以來股市震盪加大,央行認為,主要還是反映台股跟國際股市連動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