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勢分析: 市場估聯準會在下周(8月26日)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提出削減QE,聯準會前副主席布蘭德表示,聯準會(Fed)將在八個月內把購債規模減到零,然後啟動升息計畫。不過,Delta變種病毒發威打亂央行貨幣政策規畫,原本可能升息的紐西蘭央行決議不變,因此,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可能等秋冬疫情變化後再定奪。
美元指數轉強,亞股與新興市場8月起普遍轉弱,投機資金看多美元,預估Fed縮減購債正式公布時間點可能在9月22日FOMC會議,之後外資賣壓會趨緩,
外資研究報告偏空引發半導體廠商嚴重不滿,但「外資報告」和「外資減碼股票」是兩碼子事,台股基本面佳但成為提款機角色。比較讓市場安心的是當沖降稅減半延長議題速戰速決,各種有關「稅」的議題對台股中長期投資人都是「投資信心」層面問題(可追溯到前財長郭婉容時期),行政院速戰速決決議續延三年,澆熄市場不可測的心理恐慌,證實政府支持股市偏多。
科技股產業界看好但有兩疑慮,其一是蘋果9月推出iPhone 13新機,理論上是台灣科技股龐大商機,但中美貿易戰後蘋果啟動「In China, For China」本地化策略,立訊精密、舜宇光學皆成為iPhone 13紅色供應鏈,台灣蘋果供應鏈帶頭的台積電、大立光與鴻海,外資持股率已高,僅剩一些新規格新單商機,如LED、USB4等。
其二是電子股2020年受惠疫情基期偏高,下半年筆電換機需求趨緩,NB廠不少個股股價已跌破5月低點。廣達第二季EPS高達2.05元,但部分IC缺料造成空有訂單卻無法出貨,第三季筆電出貨將個位數季減。IDC統計Chromebook 2020年因遠距商機出貨量3,250萬台,較2019年成長約一倍,但2021年下半年Chromebook熱潮降溫。
投資策略:
指數空間有限買盤反而更集中,指數連跌成交量下降且融資餘額大幅降低,未來反彈時氣氛偏保守,指數空間受限,短線資金更聚焦在特定族群,形成指數空間有限,買盤匯集個股持續震盪往上。
陽明海運6月EPS為4.35元,第三季旺季缺船、缺櫃、塞港嚴重造成準班率低,SCFI運價指數狂飆,貨櫃航運股2021、2022年EPS都是35~40元以上,本益比僅四倍,如果是科技股估值可能是三倍以上,每天貨櫃股當沖金額500~1,000億元,近期當沖新制警示影響有限,當沖客每天見機行事可以觀望不動。
電子股注意IC設計股,驅動IC聯詠上半年EPS為25.74元,第三季進入旺季,全年應該超過50元以上。馬來西亞疫情使IDM大廠加速將產能轉車用MCU市場,消費性MCU供給更吃緊,MCU缺貨將至2022年。
另外,中鋼7月稅前盈餘90.8億元為建廠50年來單月新高,累計前七月每股稅前盈餘為2.8元,鋼鐵股股價整理時間籌碼沉澱,可以注意指標股轉強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