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18陳昱光/台北報導

下市倒數 杜康-DR慘吞20根跌停

 即將於8月底下市的杜康-DR(911616)17日再度打落跌停價位,股價「腰斬再腰斬」,已連續20個交易日跌停,超越近年基亞及普格的連19根跌停紀錄,自3.86元一路走跌到目前僅剩0.51元,波段跌幅近87%。

 杜康-DR日前因完成收購交易,導致不符合繼續上市標準,經證交所審議將於31日下市,由於溢價幅度過大,又面臨下市倒數計時,使得股價跌跌不休,從7月21日起即上演「溜滑梯」走勢,股價一路亮綠燈,近兩個交易日雖都見到跌停打開跡象,但仍未能消化市場賣壓,持續以跌停價位作收。

 值得一提的是,杜康-DR在苦吞20根跌停之後,股價從3.86元「打到骨折」,僅剩0.51元,對應新加坡掛牌價格仍呈現有8.51%溢價。法人指出,杜康-DR雖然溢價程度大幅收斂,有機會在近期終結連續跌停紀錄。

 不過,從盤面掛單情況來看,顯示持有杜康-DR的投資人大多仍是選擇在市場上賣出,且距離下市倒數只剩不到10個交易日,即便後續出現折價空間,研判進場承接買盤仍有限,股價恐難有起色。

 回顧台股近年上市櫃最長跌停表現,是由基亞自2014年7月28日因當時肝癌新藥解盲失敗,市場失望賣壓湧現,股價一路跌停至8月21日,以及先前普格掏空炒股事件,也在2012年10月24日至11月19日吞下連19根跌停,而此次杜康-DR則已連續20個交易日跌停作收,在下市前改寫歷史紀錄。

 此外,海外第一、第二上市櫃公司陸續傳出「爆雷」事件,導致股價頻頻重挫,近期VHQ-KY也因子公司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到期償債事宜未能具體說明,將採變更交易方式,17日股價也跳水跌停,收在16.5元,再創波段新低,對比2015年底首日掛牌收盤165元,相當於縮水只剩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