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近日低迷氣氛瀰漫,但步入第三季的下半場,投信拚搏季度績效,包括聯電(2303)、中鋼(2002)等16檔吸引投信著墨甚深,連2~10天以上買超、累積張數在2,507~22,699張不等,8月以來累積買超為正,頗有撿便宜、卡位反彈等意圖。
台股16日延續跌勢、再度震盪走跌,加權指數一度大跌逾200點,終場下跌123點,收在16,858點,半年線也宣告失守,由於短期均線呈空頭排列,且月、季線即將死亡交叉,法人認為,中線多方格局已轉弱。值此之際,外資買超47.5億元,但投信與自營商分別賣超11.3億元、43.9億元,三大法人共賣超7.7億元。
惟已步入第三季的下半場,又到了投信拚績效的時刻,觀察投信近期布局方向,包括聯電、中鋼、兆豐金、永豐金、富采、日月光投控、中信金、仁寶、台泥、第一金、英業達、台積電、新唐、緯創、同欣電、旺矽等16檔著墨甚深,8月以來呈買超,近期也連續買超,16日單日更逆勢進駐力挺。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雖然近期東南亞疫情影響製造業生產能力,導致紡織、封測與被動元件產業產出受到限制,不過因為這些產業能受惠於全球經濟成長與下半年消費動能行情,預期在限制過後將展開補漲行情。另外,下半年可留意IC設計、電子零組件、光電、電動車等類股,以及第三季的蘋果概念股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認為,近期限制當沖交易量、除息讓大盤交易量縮,接連跌破月線、季線等支撐,表示還有整理的空間;不過,因晶圓代工、IC設計產業訂單滿載,短期國際產能無法開出,最快要2022年下半年,台灣在晶圓代工仍具技術優勢與產業規模,這一塊仍值得逢低分批布局、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