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雨天災以及疫情復燃夾擊下,大陸7月經濟數據如工業、消費和投資等主要指標全面低於市場預期,增速均放緩至年內新低。
大陸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逾人民幣(下同)3.49兆元,年增8.5%,增速較6月驟降3.6個百分點,年內首度跌出雙位數,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速為6.4%。
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6.4%,較前期大幅滑落1.9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中值7.8%,增速是自2020年9月以來的低點。
投資方面,2021年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逾30.25兆元,年增10.3%,低於市場預估中值11.3%,同樣處於年內低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前7個月規模則近8.49兆元,年增12.7%,亦是年內最低增速。
7月經濟數據在16日上午公布後影響陸港股市,其中滬深兩市分化,上證指數收升0.03%報3,517點,深證成指收跌0.71%報14,694點。港股恒生指數在數據公布後從平盤急跌300點,收盤前略有拉升,收報26,181點,跌幅0.8%。
大陸7月中旬遭遇罕見暴雨,水災重挫河南等地,下旬南京爆發新冠疫情蔓延各地。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16日表示,高溫暴雨與疫情衝擊7月主要指標,如河南、江蘇消費增速回落,總體上主要指標累計增速仍保持合理水平,下半年經濟仍穩定恢復,但與2020全年經濟增速前低後高相比,2021年受基數影響將呈現前高後低。
市場普遍認為,下半年大陸經濟增速會進一步放緩,觀察重點在於財政措施。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指出,目前內需與外需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也拖累工業,預估財政政策將發力,但時機落在第四季。
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預估,若沒有財政支持,第四季經濟增速將降至3~4%甚至更低。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則認為,大陸雖會祭出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措施,但恐難抵消房地產行業降溫以及出口增速放緩的影響。
(相關新聞見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