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16陳欣文/台北報導

熱錢追捧 陸股ETF紅火

外資追買上海A股不手軟,從香港、深圳北上的資金已連11個月呈現淨流入

image
投信發行追蹤陸股指數的中國ETF基金

 陸股北上資金持續挹注,觀察包括深港通、滬港通的北上資金概況,截至8月12日止,今年以來淨流入人民幣2470.16億,若從2020年10月至今已連續11個月呈現淨流入。市場法人表示,北上資金的持續挹注,代表國際法人機構資金不斷湧入陸股,外資長期淨流入A股的趨勢始終未變。

 A股低估值且具成長性,建議投資人可以指數型的陸股ETF介入投資,其中以新經濟為主的中小企業100指數因受到自主與創新等大戰略政策的扶持更值得留意投資契機。

 群益投信表示,台灣投資人直接投資陸股的管道,除了主動式基金外,ETF被動式基金也是交易成本較低,且方便布局大陸的好標的。以指數股票型基金而言,特別適合希望看對大盤趨勢就能參與獲利,指數股票型基金最適合用來掌握趨勢,只要看好未來行情走勢,都是投資良機。

 投資人熟悉的是以上證指數為主的A股,不過還有深圳股市這個囊括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的另一大市場,其中的中小板因吸納大量的新創企業,被視為大陸的那斯達克,也讓該指數尤其具有代表性,建議投資人如欲擇時參與陸股慢牛行情,別再錯過具備產業轉型優勢的深圳股市,而具題材性的中小板更是不可缺的一塊。

 群益深証中小100ETF經理人張菁惠表示,整體來看,大陸經濟穩步復甦態勢不變,而為保穩增長將刺激政府放寬貨幣政策,有望利好股市打開上漲空間,在投資方向方面,只要選對強勢市場、集中投資在小而美、小而好的中小型股上,表現出來的報酬將會相對優異。

 以大陸為例,中小企業100指數,因其指數成分股產業配置著重在新經濟領域,受惠於十四五規劃的資訊技術、可選消費、與醫療保健產業,比重超過70%,是所有大陸市場代表指數中最高的;顯見中小企業100指數在中國股市的投資上,結合了正確性、未來性與代表性,加上資金效應,未來表現可持續期待。

 另外,MSCI自2019年二月底宣布增加A股在MSCI系列指數中的權重起,逐步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初始的2.5%增加至20%,並陸續納入創業板及科創板在內的個股,A股權重也隨不斷提高。

 長期而言,大陸政府持續推動國產科技產業,預料科技創新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亦是中長線的布局重點,而災後重建題材也有發揮空間,建議逢低可分批布局相關ETF來參與大陸下一階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