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近期市場發現缺工缺料狀況之影響,可能使部分廠商訂單無法順利出貨,加上擔憂疫情擴散後、供應鏈出貨可能不順等因素,影響13日指數開低走低收16,982.11點,下跌237.83點,周線收黑,成交值僅3,866億元。
第二季財報公布後,科技上游訂單表現佳,但因變種病毒疫情增溫,擔憂後市影響出貨,大盤陷入整理,美股也達到近一年多高點,令人擔心拉回風險升高,資金回流美債、美元升值,建議不妨觀察Delta後續疫情,挑選具業績表現支撐的科技上游晶圓代工、IC設計等,又或者可分散投資受惠電子商務量上升趨勢、運輸需求存在的航運類股。
觀盤重點:
由於變種病毒Delta在美歐地區擴散,疫情升溫,惟短期內重症病例仍不高,也無封城管制需要,在新興市場則造成生產鏈中斷影響,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中國等地,是否進一步影響生產國家狀況尚待觀察,而新興市場面臨貨櫃缺櫃、缺船(塞港),又缺疫苗、缺工造成廠商生產與備貨不順。
儘管近期疫情擴散快速,但預估歐美第三季在商品消費與服務性消費都有機會大幅成長。對於商品消費力是否轉為服務性消費尚待觀察,推估第四季的商品消費逐漸趨緩,但不至於大幅衰退,可以持續觀察今年感恩節與聖誕假期之前的訂單與出貨狀況。
投資建議: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按兵不動,貨幣政策仍寬鬆,惟年底或明年Q1可能有所調整,傾向減少購債規模,再加上Fed主席鮑爾在2022年任期將屆滿,有可能做進一步政策調整,吸引華爾街及市場人士持續關注美國財政與貨幣政策動態。
美國與台灣經濟數據維持高檔,無獨有偶股價指數也紛紛創下近一年多新高,而中國經濟數據卻走軟,美國與中國兩大經濟體走向開始分歧,下半年布局方向仍以美國市場復甦的相關產業為主,而美國產業庫存相對仍偏低,補庫存活動仍將持續。
依據第二季財報已經公布結果來看,半導體上游多半優於預期,晶圓廠Foundry展望樂觀,而記憶體持平,但動能趨緩;少數科技下游公司財報尚未完全公布,但貨櫃缺櫃、Delta疫情影響人工可能是下半年觀察重點。
根據廠商訂單來看,科技上游仍呈現供不應求,科技下游廠商則認為缺料影響製造效率,而最終商品因為運輸而遞延,造成全球供應鏈失衡;若由台灣廠商基本面來看,因客戶轉單效應與補庫存效應,使廠商接單應接不暇,預估第三季之業績將持續增加。
投資操作上,看好晶圓代工、記憶體,被動元件、連接器,IC設計等為主,非電子類則以電動車,汽車零組件,自行車材料相關類股為主。另傳統產業如電動車、全球汽車、航空與餐廳,在歐美解封後,預估經濟將會受惠,台灣產業則將會在航空零組件、戶外休閒鞋類、腳踏車等受惠;但仍須提醒,短線一萬七千點高檔震盪,應留意風險,或利用基金做定期(不)定額扣款,做中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