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14黃欣/新聞分析

中美關係 緊鑼密鼓交流

中美兩大強權繼續維持角力格局,目前雙方看似劍拔弩張,但從日前傳出美國財長葉倫擬前往中國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會面,到中國駐美國代表秦剛履新後與美國副國務卿雪蔓會面等中美高層往來動態來看,中美關係絕非僵固不前,反而在經貿、外交等層面,逐一按照雙方可以接受的步調,緊鑼密鼓接觸中。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來,中美高層兩次面對面會談的氣氛都相當緊繃,一度讓市場憂心兩國關係的轉圜空間縮減。第一次是在阿拉斯加的「2+2高層會談」,結果會議前雙方致詞演變成相互抨擊指責的戲碼,讓全球看傻了眼。第二次會談則是7月份在天津舉行,當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則是向美方拋出糾錯和重點關切個案的兩份清單。

但在中方強硬表態的背後,某種程度也是揭開談判底線,把話攤開來講,之後雙方才可能真正面對、解決問題,甚至創造合作空間。這比起川普政府執政後期,中美不談不接觸只有相互謾罵相比,其實出現較多的機會曙光。

尤其這兩天的互動來看,可看出中美正在架接經貿與外交議題的談判機會。若劉鶴和葉倫年底會面,著眼的必定是經貿議題,涉及的包括雙方加徵關稅是否取消、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效果,以及啟動後續談判等。至於秦剛和雪蔓所談論的議題,則包含外交、地緣關係,甚至可能觸及10月份二十國集團(G20)領袖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拜登的「習拜會」等。從秦剛和雪蔓會後一致表示未來將繼續溝通對話,也讓外界對於接下來的中美互動有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