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及居家辦公潮造就的房市需求推動美國住宅房價在第二季創下歷史新高,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12日公布,第二季全美獨棟成屋價格中間值較去年同期增加22.9%至35.8萬美元,創下1968年該協會開始追蹤數據以來最高紀錄。
在NAR調查的183個美國都會區當中,有182個都會區房價都在第二季上漲,且其中有多達94%的都會區房價漲幅都超過10%,主因是過去一年疫情造就的居家辦公潮讓許多美國人決定換屋,且低利率也助長房市需求。
房市庫存偏低更促使潛在買主抬價競購,加速房價上漲。
美國南部及西岸房價在第二季持續飆漲,但第二季房價漲幅最大的都會區是麻州皮茲菲爾德(Pittsfield),房價中間值較去年同期增加46.5%,其次是德州奧斯汀及佛州那不勒斯(Naples)。
但高房價逐漸抵銷低利率帶來的優惠,讓不少潛在買家開始觀望,而專家也預期年底前房價漲幅將趨緩。
眼看房價持續飆高,許多先前不打算售屋的屋主紛紛改變心意,但原本急於買房的消費者反而因價格太高而覺得不划算。 房地產經紀商Redfin Corp.統計,8月1日為止的四周期間美國住宅求售案件量較3月底四周期間增加13%。
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表示:「房市將從『超級火熱』轉為『溫熱』,房價漲幅也將趨緩,因為首購族的購屋能力減弱。」
房利美在7月調查顯示僅28%的受訪者認為現在是購屋時機,比例是2010年中以來最低。NAR表示即便房貸利率下滑,但房價過高導致第二季獨棟房貸平均還款金額1,215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19美元。
凱投宏觀房地產經濟學家波恩頓(Matthew Pointon)預期今年底前美國房價漲幅趨緩,因為隨著疫苗接種率提升,越來越多公司叫員工回辦公室上班,居家辦公造就的換屋需求將相對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