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06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日本藉奧運彰顯文化大國

image
 ●東京奧運吉祥物「未來永遠郎Miraitowa」寓意期望永遠有美好的未來。圖/美聯社

我們常常會自己覺得台灣是文化大國,但文化之所以能跟國家並列,並不只是文化的民間積累有多深,而是政府有沒有以文化高度來思考施政,也就是執政者及受其影響的架構、組織,秉承政府計畫進行的團隊,是否具有足夠的感性素質與文化熱情。

每年我們都努力爭取國際賽事來台灣舉辦,希望透過這種交流提高台灣的能見度,然而,要提高什麼能見度?給出什麼國民意識?國人很少進行文化性的主題論述,不妨讓我們看看此次日本東京奧運吧!他們是如何藉由國際活動,創造文化亮點的!

日本此番舉辦東京奧運有兩個計畫,一為與獎牌有關的「都市礦山」計畫,一為與花束有關的「勝利花束」計畫,成功的論述了日本在環保與地方創生的願景。重視環保是普世價值,重視地方災後重建則由文化表徵開始,花是一個溫柔的連結,文化的象徵。

先談與獎牌有關的這項「都市礦山」的概念,是由日本東北大學研究所教授南條道夫於1988年提出。他將現代都市大量廢棄電子垃圾比為「礦山」,因為包含多種貴金屬。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讓全民參與獎牌製作過程。

 獎牌這場回收行動持續將近一年,最終收集到7萬8,985噸的廢棄電子裝置,包括621萬隻舊手機,及各種數位相機、遊戲主機和筆記型電腦。雖然回收數字非常可觀,但數萬噸的電子裝置最終只提煉出32公斤的黃金、4,100公斤的銀及2,700公斤的銅,但滿足了奧運會5千枚獎牌的需求。

 日本用一年的時間讓全民為奧運而進行回收,可謂把「參與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在國民意識上進行了可貴的環保教育,更讓世界認知原來日本可以如此推動環保,算是一大創意!

 至於跟著頒獎所送給選手的「勝利花束」,使用的鮮花主要來自2011年遭逢東日本大地震的地區,希望透過奧運盛事,為選手獻上祝福,也讓世界看見這些地方在絕境重生後,努力復甦的模樣。花束上裝飾著本屆東京奧運吉祥物「未來永遠郎Miraitowa」則是寓意期望永遠有美好的未來。

光光是這兩個與比賽無直接關係的象徵物,背後能如此用心,就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所謂「文化大國」,是用文化給國家加分,讓世界看到地主國對普世價值的推廣,也充分顯示領導東奧的日本主辦者,能夠接納由文化高度切入的創意計畫。

我覺得這才是比單純拚獎牌成績更高段的文化展示!

過去,我們也舉辦過花博、殘障奧運等大型活動,可惜在這類的機會點上我們沒有充分用在對世界發聲及對全民教育兩者的論述與作法。反觀日本,他們已經比傳統活動舉辦足足高出一個文化維度。應該可作為台灣未來舉辦大型活動尤其是國際性活動的參考。

特別要提醒的是,文化國力是需要有感性素養的決策者高度重視才能展現的!如果,在進行規劃活動之初,有權決定的高層沒有賦予文化使命為前提來構思,那麼,這方面的無形價值通常很難自動產出,這也就是為什麼,決策者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期許我們國家的決策者都能有具備高度的文化視野,這是整個國家的事,不是文化部的事,整個內閣無論哪個部會及地方首長都要有文化高度,才能確實體現國家的文化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