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06林昱均/台北報導

男性平均所得 為女性1.6倍

股利、執行業務所得失衡較明顯

image
2019年男女所得一覽

 財政部5日公布最新性別統計年報,2019年平均每人所得為52萬3,752元創下歷年新高。不過,平均男性每人所得為64萬1,180元,平均女性每人所得為41萬3,633元,男性平均所得為女性的1.6倍,男女在股利、執行業務所得的性別失衡情況較為明顯。

 2019年綜合所得總額為6兆2,206億元,其中以薪資所得總額4兆8,650億元為大宗、占比約78%,股利所得總額為7,451億元居次,約占12%,利息所得總額則為2,285億元居第三,占綜所總額約4%,其他各類所得合計為6%。

 從性別而言,男女薪資所得差異較小,男性2019年全年薪資所得為70萬6,938元、女性則為51萬8,696元,男性薪資約為女性的1.4倍。

 但是在執行業務所得部分,男性為20萬5,594元,女性為11萬0,962元,男性所得為女性的1.9倍。

 另以股利所得而言,男性為17萬228元,女性為10萬1,537元,男性股利為女性的1.7倍,在股利、執行業務所得的性別失衡情況較為明顯。

 官員分析,這可能是建築師、律師事務所等執行業務者以男性比例偏高,導致男性在執行業務所得較女性高出近1倍;而國人財產贈與、繼承仍以男性為首要考量,加上男性股票投資金額較多,導致男性股利所得較女性更高。

 另從受贈人數統計也顯示,2020年國內受贈人數共246,865人,其中男性約占六成,女性人數約占四成,可見國人財產規劃的贈與仍有「傳子不傳女」習俗。

 不過,近十年男女受贈失衡比例已有所改善,男性受贈人數占比從2012的62.1%小幅下降到2020年的60.1%,女性則從37.9%提高到39.9%。

 官員認為,可能為性別意識抬頭,間接讓受贈性別差異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