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06鄭淑芳/新聞分析

產能有限 意在研發

 鴻海近幾年積極在半導體市場征戰,為了拿下更多的戰略物資,鴻海頻頻向半導體廠示好,如今終有所成,鴻海此次買下旺宏6吋晶圓廠僅斥資25.2億元,金額並不算太大,但著眼於此廠的產能不大,背後的盤算頗引人遐想,市場推測新買下的旺宏6吋廠,極有可能與鴻海與國巨合資的國創半導體做結盟,以其作為研發基地,助攻國創進軍小IC、SiC元件市場。

 鴻海成功拿下旺宏6吋廠,不過,旺宏6吋廠月產僅1萬5千片,對有意進軍電動車的鴻海來說,產能並不算太大,以一片晶圓可供二台電動車使用,現有產能僅夠生產3萬台電動車,以年計,也僅36萬台,與2025年的電動車市場胃納預估值2千萬台相去甚遠,就連鴻海劉揚偉都表示,旺宏6吋廠的產能只是一個開始,讓鴻海可以在台灣半導體市場踏出第一步,不過考量到該廠產能有限,鴻海將會把此廠當成重要的研發總部,而不只是工廠,至於不夠的產能,會考慮另覓其他生產基地。

 著眼於旺宏6吋廠產能有限,重心不會全放在製造上,包括研發和零件認證都會是這個新廠的要務,若以此出發,剛好可以和國創做某種程度的結合,達到以最小的資本投入、做到最大效益的目標,如此一來即可嚴守既定的輕資產路線。

 法人指出,旺宏6吋廠和國創雙方聯手,在各有所長下,應可以在小IC、SiC元件市場一展長才,著眼於功率半導體產品市場規模極為可觀,初估到2025年,就將達到400億美元的規模,類比半導體產品的市場則有250億美元,而一台電動車的半導體使用數量比例,歸類小IC的部分超過百分之九十,雙方若能結盟,不論是對國創,乃至於鴻海、國巨而言,都是極其誘人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