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刷卡、超市或超商購物、投保保單的會員點數,是否能整合成現金,用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國泰世華銀行爭取信用卡亦可比照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開放紅利積點整合且用來折抵刷卡款項,以建構更大的生態圈,並方便民眾管理各種點數。
銀行局方面回應,即便電支機構都尚未看到任何具體申請案,若信用卡發卡行想比照,亦要提出完整的方案,即整合紅利積點,要有換算方式、清算機制、付款保證等,等於是將各機構提供的紅利積點視為現金,提出申請的的機構必須有一套成熟的換算清算模式,及相關的安全控管機制。
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二合一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已在7月1日上路,法規允許電支機構可提供「提供紅利積點整合及折抵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服務」,例如街口支付可以整合各銀行信用卡紅利點數,換算成現金,在消費者以街口電支付款時,可直接扣抵。
據了解,國泰世華銀行希望透過銀行公會向金管會爭取,信用卡發卡行亦可比照電支機構,整合其他產業點數,如國泰金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世紀產險亦有保費回饋點數,若可與國泰世華銀信用卡的紅利點數(目前都為小樹點)一起合計,折抵消費,將提高消費者的使用範圍,目前只有電支機構可以開辦此業務,即可能出現「法規套利」情況。
不過,因為各信用卡發卡行策略不同,有些銀行的信用卡是直接現金回饋,有些是給付LINE的點數等,加上涉及各自的客戶名單,所以不是所有銀行都支持紅利積點整合。
銀行局也曾研究過金融機構提供點數是否能視為現金,用來折抵各種金融商品的費用,例如貸款利息、手續費等,但這樣點數即具有「類貨幣」功能,就不是金管會可單獨決定。
目前各金融機構或集團都搶著要建構生態圈,生態圈內的消費若能累積點數,且彼此整合、折抵生態圈內的消費,將可提高消費者消費意願,不過金管會表示,目前尚未有具體方案提出,因此也無法談開放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