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28文/陳逸格

大同永旭能源 瞄準小水力發電

image
 ●黃允巍期許大同永旭扮演火車頭,將十餘年來的綠電經驗複製到小水力發電。圖/大同永旭提供

 大同永旭能源(股)公司繼成功插旗屋頂型太陽能發電後,於再生能源再加碼布新線,去(2020)年第四季開始專注小水力發電,盼催生其成為綠電第三棒。累積在光電事業及與政府溝通的豐沛經驗,大同永旭身為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一員,期以自身既有綠能經驗,與志同道合的會員夥伴攜手推動台灣的再生能源蓬勃化。

 由大同公司100%投資的大同永旭,民國99年跨足光電事業,至今完成的屋頂型太陽能案場已超過980個,包括光電停車棚/球場/公用墓地等,供電量超過180 MW,市占率排名前十大;其中設在學校的屋頂型太陽能供電更勇奪市占率第一。

 總經理黃允巍直言,如果2025年政府20GW太陽能光電的目標達成,但後續支持力度又不夠,擔心太陽能事業會萎縮,公司必須找到第二條成長曲線。跨足做小水力,「第一是有技術,大同原本就有參與台電水力電廠建設,供電量已超過60MW;第二有散布於全台太陽能電站的維運優勢,從基隆到屏東包含金門、澎湖,可降低小水力發電的維運成本。」

 至於小力水在台發展受限於無法建立商業模式,黃允巍指小水力的躉購費率早在太陽光電起飛之初就已訂出,但售價太低、無投資誘因。日本是全球水力建置排名前五大的國家,近半年來大同永旭團隊持續接洽幾家日本知名小水力發電供應廠商,希望能從中匯整實際成本,藉由小水力聯盟為平台來跟政府溝通,讓能源局躉購費率評議委員會能按真實成本做計算。

 為助力發展小水力,大同永旭研發的太陽能監控系統,結合AI運算技術,維運人員可以遠端監控,快速準確地維運遍布各地案場。此外,大同公司本身有發電機的工廠,希望推動台灣小水力水輪機組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