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21謝璧蓮■黑龍管理顧問公司(BDMC)董事長

越南電影藝術與產業化之發展

長期旅居法國的義大利電影先驅喬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 於1911年提出,電影是綜合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六種藝術的「第七藝術」。

 越南在1953年由胡志明成立國營電影事業,1959年越南國營製片廠拍製第一部越南劇情片《同一條江》(Same River),描述分開在一江兩岸無法相聚的男女愛情故事,表達終將統一的人民期待藉以鼓舞民心。

 1986年越南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共產體制形成的思維以及戰爭造成的貧窮經濟,一時之間缺乏多元的創作觀念更無法形成電影消費市場,導致電影產業發展較為緩慢。

 由於殖民時期法國對越南影響長達100年與法國在世界藝術上的定位,法國成為改革後越南藝術最主要的扶持來源。

 談到越南電影就想到知名導演陳英雄(Tran Anh Hung),他1962年出生於越南中部峴港,父親在祖母離世時輟學做裁縫學徒、媽媽是文盲,1975年越戰結束後和父母及弟弟移居法國,大學就讀巴黎路易盧米耶學院(L'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Louis-Lumiere)先修哲學後轉修攝影,1991年21分鐘的短片《望夫石》(La Pierre de l'attente)獲里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1993年來自法國資金拍攝的《青木瓜之味》(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首映於法國坎城電影節就獲得第46屆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第19屆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處女作」以及第6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1995年梁朝偉主演的《三輪車夫》(Cyclo,Xich lo)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將近30年來作品其實非常嚴謹有限,主要是基於資金問題的考量。

 陳英雄導演一直深信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傳遞情感,他非常重視色彩語言的象徵意義和主觀性表達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完美體現色彩是電影的靈魂而形成他獨特的電影風格,達到豐富表現內涵、溝通觀眾心靈、發揚越南文化、傳播價值觀。

 此後,一直到2006年越南陸續誕生藝術電影的經典之作得到國際獎項肯定,如2000年女性導演鄧日明(Dang Nhat Minh )《番石榴的季節》(The Guava House)、2002年ㄧ樣是女性導演越靈(Viet Linh)的《麋草:遙遠年代》(Me Thao:There Was a Time When)、以及2006年導演劉皇(Luu Huynh)由越南第一名模張玉英(Truong Ngoc Anh)主演的《穿白絲綢的女人》(The White Silk Dress)。

 2007年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後越南電影及其市場的關注度提高有助於電影的產業化,好萊塢、香港、韓國商業片在越南電影市場開始走紅,越南本土商業片發展方興未艾,越南政府在建設電影院、製作資金投入、電影教育、電影評獎等展開大力改革,於是明確市場定位的商業電影陸續出現,年輕導演把電影元素融入越南的歷史與現實社會。

 2010年越南策劃第一屆的河內國際電影節(Hano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成效卓著,在「改革開放後越南電影」(Renewal-Time Films)單元呈現從個人、家庭或人性的角度詮釋戰爭的創傷經驗,「當代越南電影」(The Contemporary Vietnamese Movie Program)單元呈現多元類型主題與數位科技的電影發展趨勢(Cinema developing trend in digital technology),聚焦發展在地電影產業、電影如何在藝術與商業取得平衡、以及如何運用新技術平台與跨地域合作。

 2008年越南年度電影票房還只有600萬美元,到2013年票房成長10倍到達6000萬美元,2019年票房高達1.76億美元相較2008年的11年期間,成長約30倍非常驚人。其中好萊塢大片《金剛:骷髏島》在越南取景拍攝大受歡迎,2017年10月一舉大幅超越越南歷史票房紀錄,居然一個月後就被黎青山(Le Thanh Son)導演的越南本土喜劇片《我還不到18歲》超過,從此好萊塢電影、越南本土電影紀錄被大幅刷新,目前票房最高是830萬美元2019年越南導演聶徵(Nhat Trung)的《懷孕的妻子》。

 韓國CJ(Cheil Jedang)集團的CGV(CJ Golden Village)公司是目前越南最大的電影發行商,CGV總經理Sim Joon Beom評估越南電影市場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更表示越南在未來5至7年將成為世界電影市場發展最快的5個國家之一。越南政府並推出「2020年至2030年越南電影產業發展戰略願景」,企圖至2030年達成亞洲具特色和權威的電影產業、越南影片斬獲國際大獎等目標,力爭成為亞洲電影強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