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19朱漢崙/台北報導

金融股外資股東排行 大洗牌

寬量調查:先鋒領航、貝萊德、挪威央行居前三大,以被動基金、政府基金為主

image
金融股前十五大外資股東概況

 外資持股金融股最新水位曝光。根據寬量國際最新調查,相較十年前外資持股台灣金融股,股東結構可說「全面大洗牌」,目前以先鋒領航投資、貝萊德集團、挪威央行、新加坡政府基金、貝萊德集團英國子公司為前五大,整體持有市值分別為等值42.41億、34.38億、22.15億、17.87億、7.05億美元。

尤其是挪威央行、新加坡政府基金,持股金融股的市值近十年分別從3.95億美元和2.94億美元,增加至22.15億美元和17.87億美元,分別成長4.6倍、5倍,增幅最具代表性。

至於前兩大的先鋒領航投資、貝萊德集團,從2011年迄今都位居前兩大,但持股台灣全體金融股的市值也各增加3倍、2倍,市值增加除了股價上漲,主要仍與大舉加碼有關。其他還包括來自荷蘭、加拿大魁北克等國機構投資人,已新加入前15大陣容。

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分析,十年前台灣金融股是策略投資型的主動基金、私募基金的天下,現在則以被動型基金和非聚焦特定目標的政府基金為主。

例如挪威央行幾乎已全面持股台灣金融股,新加坡政府基金亦分散持股近十檔金融股,其他名列前15大的外資投資者,除了摩根士丹利集中投資玉山金控一家,其他的外資大多數都全面分散投資每檔金融股。

至於2011年時位居台灣金融業前十大股東的德州太平洋集團、沙烏地阿拉伯央行、第一生命保險等,皆在2021年退出金融股前十大外資股東,主要是因為這些外資先前是特定金控外資策略股東,現在已退出。

李鴻基指出,金融股外資大戶十年來的洗牌狀況,除了反映不同的投資文化及策略消長,不少的金融股外資投資大戶對其他產業的持有部位仍遠高於金融股。

像是挪威央行及新政府基金兩大主權基金,台灣金融業的持股市值占其持股台灣上市公司總市值比重分別為9.57%、7.81%,還不到一成。

李鴻基認為,這顯示外資對台灣其他產業投資興趣較高,但因金融股占其對台灣全體投資部位比重相對低,後續台灣金融股只要能拿得出具有說服力的發展策略、股利政策,外資持股應仍有相當的成長空間。